殺菌洗手液竟藏菌 議員促查公廁衞生

201902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公廁是細菌溫床。
公廁洗手液疑爆食肉菌個案,衞生情況令人關注,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表示,若證實事件是在香港公廁發生,政府一定要向美國當局及當事人查詢事情的來龍去脈,包括當事人到訪過的公廁,檢查有關公廁的洗手液是否受到細菌污染,以免再出現下一個受害者。他留意到部分公廁利用金屬製的嵌牆式容器盛裝洗手液,這些容器難以清洗,建議改用易於替換的瓶裝式設計。
姚指出,無論是公廁還是商場、公共交通地點的廁所,都是遊客必經之地,並說︰「如廁後用洗手液好正常,邊會有人諗到用嚟殺菌嘅嘢,本身就係細菌源頭?」他建議政府及有關的商場管理公司,即使廁所洗手液未用完,但如果擺放太久,也最好更換。若容器為非即棄式,每次更換都要徹底消毒。除洗手液,廁所各個角落都暗藏細菌,他呼籲市民及遊客如廁後或用手接觸過廁所任何地方,都要徹底消毒及洗手。
香港廁所協會副會長熊志權表示,香港部分高使用率的公廁衞生情況欠佳,鴨寮街公廁13個廁格有8個損壞;白加士街公眾停車場公廁通風系統不良常傳惡臭。至於剛翻新的中環街市公廁,政府將尿槽改用不銹鋼物料,聲稱是更加耐用,但他質疑沖廁水是鹹水,除非用高檔次不銹鋼,否則壽命並不比以往長久。
熊又指,廁所周遭都是細菌溫床,包括馬桶、洗手盆及門柄等,促政府正視公廁衞生問題。對於有傳政府擬耗5億翻新逾200個公廁,他認為符合要求的公廁至少做到以下幾點,包括地板要乾爽、有乾淨廁紙及洗手液提供、無異味,以及馬桶及洗手盆都改用感應式沖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