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消委會檢測市面50款刺身樣本 49個含重金屬

201904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食刺身小心病從口入!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上五十款三文魚和吞拿魚刺身,結果多達四十九個樣本被驗出重金屬甲基汞,即水銀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樣本更超標近兩倍,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每周進食六片已超出攝取量,或會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及腦部發展。另有樣本被驗出含寄生蟲,太古康怡廣場「元氣壽司」的吞拿魚刺身中驗出有線蟲及蟲卵,荃灣「魚尚」的三文魚柳中則發現線蟲。消委會建議計劃懷孕的婦女在最少一年前避免進食含汞魚類,市民購買刺身後亦應盡快食用。
消委會從超級市場、食品店及專門售賣刺身的食肆中購買了卅一款聲稱是三文魚及十九款聲稱是吞拿魚的樣本,昨公布測試結果。當中紅磡「稻庭養助」樣本餐牌標示為「銀三文魚」,但被驗出是「虹鱒」,其餘樣本則為大西洋三文魚。雖虹鱒與三文魚同屬「鮭科」魚類,但虹鱒大部分時間於淡水河流及湖泊生活,而後者則主要於海洋生活。另有餐廳餐牌標示為「Bluefin Tuna」(藍鰭吞拿魚),但檢驗後發現是「大眼吞拿魚」,兩者價格可相差逾一倍,消委會表示已將結果通知海關。
重金屬方面,四十九款樣本檢出甲基汞,惟沒有樣本檢出無機砷、鎘和鉛。在本港法例下,所有「固體/液體食物」,包括魚類的總汞最高准許濃度為每公斤零點五毫克。卅一款三文魚樣本中,除荃灣「元氣壽司」分店沒有檢出甲基汞外,其餘均驗出含甲基汞,惟未有超標。至於吞拿魚樣本則全部檢出甲基汞,「板長壽司」、「德美壽司」及「居食屋和民」等十個樣本甲基汞含量超標,其中荃灣「爭鮮」樣本含量最高,每公斤含量達一點四八毫克。
消委會又檢驗樣本是否含有寄生蟲,首先打開樣本的包裝盒以肉眼觀察,再將樣本放進模擬哺乳類動物胃部的化學液體中儲存一晚,待分解後再以肉眼及顯微鏡觀察。結果發現一款吞拿魚樣本和一款三文魚樣本中發現有蟲,前者同時發現蟲卵,惟所發現的蟲沒有蠕動,故不能確定是否活蟲。
針對刺身有寄生蟲問題,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呼籲消費者,即使喜愛進食刺身亦要適可而止,直言︰「唔好鍾意就狂食!」她又建議市民購買刺身後要立即進食,因家用雪櫃溫度不足以殺菌,故食不完亦切勿留待翌日再吃,若於室溫放置四小時就須棄置。她又提醒市民,進食刺身時即使加入山葵或酒醋等只能令口感及味道更佳,但不能殺菌。
元氣及魚尚均表示不認同測試結果,並稱一直以食物安全為首要考慮,食材一向通過由本港的相關衞生及食物安全測試,以及定期額外委託提供專業檢驗服務的獨立測試機構等,所進行之內部樣本檢測。兩間公司又指,將一如以往定期進行專業樣本檢測,以確保食物符合食物安全標準。爭鮮表示,會要求供應商提供來源地的衞生證及定期自行送檢化驗。
有市民得悉測試結果後大呼「好驚」,更表示會避食刺身。內地旅客柯小姐聞訊後即表示震驚,指以後不會光顧。另一名陳同學對檢驗結果「唔係好出奇」,認為本港天氣不適合料理魚生,惟有要求有關食肆加強衞生監控。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