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坐骨神經痛病因多 磁力共振助查找

201905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馮榮德(左)指磁力共振無輻射,對身體無害。(林祐權攝)
查找病因是治療與復康的第一步,骨科及創傷科病人的病源不少位於身體深處,有精密儀器輔助可更便利找出病因。以坐骨神經痛為例,專科醫生指出該症的成因不少,有五十歲女病人患坐骨神經痛,曾試過針灸、用藥、物理治療等未能痊愈,後經醫生建議進行磁力共振檢查,竟在其肺部發現腫瘤,及後得知腫瘤擴散至腰椎引起痛楚,需轉介至腫瘤科治療。
骨科及創傷科專科醫生黃仕雄表示,坐骨神經痛的原因眾多,病人要由醫生檢查、問症,臨床神經檢測後才可初步分辨原因,並非所有坐骨神經痛均屬椎間盤突出,或是腰椎纖維環撕裂、細菌感染、甚至是腫瘤或骨轉移。一般來說,骨科醫生會處方特效消炎止痛藥,消除炎症,並混合維他命B配合物理治療,能夠治療普通性質的椎間盤突出。若情況嚴重,例如出現神經線受到嚴重壓迫徵狀,會建議磁力共振檢查確定病因。
黃憶述,一名五十歲女病人去年有坐骨神經痛,經針灸、用藥、物理治療等未能痊愈,晚上更因劇痛而無法入睡。由於其情況嚴重,黃建議她進行磁力共振檢查,發現其肺部出現腫瘤,腫瘤擴散至椎間,稱為「骨轉移」,因此坐骨神經劇痛。部分肺癌患者沒有任何病徵,發現時已屆晚期,故及早發現可轉介病人尋求腫瘤科治療。
現時骨科檢查的其中一項技術是X光,放射科專科醫生馮榮德指出,X光檢查應用於腰椎上只能看到腰椎的骨骼病變,不能看到骨與骨之間的軟組織,由於椎間盤突出會在腰椎軟組織內發生,因此X光檢查會「走漏眼」,萬一病人不幸患上腫瘤而未能及時發現,或導致不必要的醫療事故或誤診發生,對病人及醫生的代價都很大。
早前有脊醫指出椎間盤突出毋須以磁力共振檢查確診,此說遭到骨科及放射科醫生反駁,他們認為磁力共振能夠檢視腰椎的軟組織,因為椎間盤突出在腰椎的軟組織內發生,反而X光檢查會有局限。一般來說,磁力共振檢查只需花數千港元,及不用加顯影劑而沒有輻射,病人不需擔心副作用。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