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醫保三大問題 消委會向業界提14項建議

201905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有三分之一人口擁有個人醫療保險。
全港逾280萬市民每年繳付逾百億元的個人醫療保險,卻有43%市民、即120萬人恐索償後增加保費而不敢到私家醫院求診。消委會今(29日)發布醫保市場專題報告,指出個人醫保有三大問題,包括透明度不足、含魔鬼細節條款如未必承諾終身續保,及醫保索償有不同限制,於參考6個司法管轄區的醫保規管策略,向業界提出14項建議,如統一重要合約條款的定義,以加強消費者對個人醫保的信心,並減輕公營醫療的負擔。
消委會過去4年接獲443宗涉及醫保的投訴,經過逾兩年研究,訪問逾1200名消費者及索償人士,並進行深入訪問及分析投訴個案,發表《為香港個人醫療保險市場締造可持續的價值》專題報告,發現本港雖有三分之一人口,即逾280萬人購買醫保,惟當中有43%、即約120萬人仍選用公立醫院,認為這種「矛盾」心態凸顯消費者對個人醫保的憂慮,如憂慮療程未能符合索償資格、索償又恐將來的保費大幅增加等。
港人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報告比較14間保險公司的18份保單,發現只有4份可在保險公司網站下載,其他需要市民親自以熱線查詢,向保險中介人會面索取,令消費者難以在購買前得知保單條款及細則內容。部分保單的主要條款,所用名稱雖然相同,但定義不一樣,有同一公司的多份保單定義亦有不同,如「醫療所需」一詞的解釋會因保險公司而改變。
至於部分保單承諾「保證終身續保」,原來是含有魔鬼細節條款,即續保時要將加大保障範圍,令保費激增,部分投保人因不堪保費過高而出現斷保,並向消委會作出投訴。除魔鬼細節外,原來大多數投保人並非獲全數賠償該報告指,有約54%曾提出索償的投保人不獲全數賠償,而消委會收到與個人醫保相關的投訴中,有40%與索償有關,當中以「保單條款的詮釋」有最多紛爭,達35宗。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政府上月實施自願醫保計劃,雖提高個人醫保的透明度,惟該計劃仍有不少限制,例如保險公司可拒絕受保、可增加額外保費等,強調每一個醫保計劃有不同之處,市民在考慮購買時仍要作比較及留意條款,不應只聽從他人意見。
黃鳳嫺指出,自願醫保計劃仍有不少限制,包括保險公司可拒絕受保、可增加額外保費等,強調每一個醫保計劃有不同之處,市民在考慮購買時仍要作比較及留意條款,不應只聽從他人意見。
食物及衞生局歡迎消委會的報告,指報告建議與自願醫保計劃的設計及特點如出一轍,例如標準保單條款和細則、保證續保而不可重新核保、保障範圍涵蓋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和可投保年齡延至80歲等,會與該會保持緊密溝通,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消委會對個人醫保提出14項建議:
1.統一重要合約條款的定義
2.要求披露投保人披露資料例如何時患病,應以7年為上限
3.除熱線外,應提供網上平台讓市民查閱保單合約樣本
4.提升與更改保單合約內容、保障及保費相關條款的透明度
5.以書面及淺白用語提供解釋
6.披露個人醫保的市場及與投訴相關的數據
7.加強「合理及慣常」收費的參考資料來源的透明度
8.為非緊急醫療服務提供預先批核服務
9.加強保險中介人的培訓及改善行政程序
10.加強消費者教育
11.調高投保年齡上限
12.為非主要保障項目的升級提供退出選擇
13.為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病症設立3年等候期
14.應以一次性核保取代每年重新核保的做法
資料來源︰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