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至80年代玩樂展覽 重溫香港民生變遷
香港沒有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時代,公園和遊樂場的設施比較原始,兒童在公園爬鋼架、玩搖搖板和盪鞦韆,又或在屋邨空地打康樂棋和跳飛機,這些玩意令人樂而忘返,也反映香港社會民生的變遷。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正舉行「童趣‧童遊:香港兒童玩樂點滴」展覽,市民可透過展覽重溫上世紀50至80年代兒童的玩樂歡樂時光。
整個展覽由今年2月25日至本年底,在九龍觀塘翠屏道13號香港歷史檔案大樓舉行,並在多個公共圖書館輪流展出流動展覽,由今日至本月30日市民可到九龍公共圖書館參觀流動展覽。
市民家中若珍藏懷舊但保存良好的鐵皮車、洋娃娃等玩具,只要生產或流行於1950至1980年的香港玩具,便可參與歷史檔案館的玩具借展計劃「與眾同樂」;該館同時推出「鏡影童真」活動,徵集拍攝於1950年至1980年本港有關兒童玩樂的數碼照片,參加者可與該館一同拼貼「兒童玩樂史」。
「與眾同樂」及「鏡影童真」於今年11月30日結束,經該館揀選的玩具及照片,將分別在展覽廳展示和上載至展覽專頁及張貼於閱覽室,詳情可參閱展覽專頁
www.grs.gov.hk/ws/online/pal/tc/participa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