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童已對非常規性別行為存偏見 學者倡及早教育
201910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研究發現透過及早介入,可改變兒童對不跟從性別規範朋輩的偏見。(受訪者提供)
男孩子的消閒活動一定是打波、玩模型?行為不符合常規會受歧視?香港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4歲至5歲兒童已經對不跟從性別規範的朋輩有較負面看法,8歲至9歲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的偏見更加嚴重。不過,研究指若能及早介入提供輔導,可改變兒童這些負面看法,建議師長把握機會及早介入,塑造更寬容新一代。
中大性別發展實驗室聯同香港大學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進行研究,安排315名4歲至9歲的居港華裔兒童參與,研究人員讓他們觀看跟從及不跟從性別規範的男女朋輩插圖,包括玩遊戲、外形、玩伴喜好和活動,當中有插圖顯示男孩愛玩「煮飯仔」、常與女孩作伴等。隨後再測試兒童對跟從及不跟從性別規範的朋輩之看法。
結果發現,兒童對於非常規的性別行為的朋輩持續有較負面看法,影響他們是否願意與這些朋輩成為朋友、是否認為這些朋輩很受歡迎,及有多願意與他們分享。研究有一大突破性發現,透過讓8歲至9歲的兒童了解這些不跟從性別規範的朋輩所具備的特質,如在學校表現優秀,他們對這些朋輩的看法會變得較正面。
中大性別研究課程及心理學系(禮任)助理教授、性別發展實驗室主管黃泓表示,父母從小對兒童的教育,及兒童對日常生活的觀察,都會令兒童自幼定型男女之間的分別,家長及教師可提供機會讓不同學生了解每個人優點,及對方和自己相似之處,從而減少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