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戶收入升幅高於通脹 羅致光料綜援扶貧效果續跌

201911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
香港福利制度備受詬病,政府一直被質疑愈扶愈貧。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10日)在網誌表示,局方與社會福利署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探討如何改善綜援,是由於綜援的扶貧效果由2014年的3%下降至2017年的2.5%。他解釋,扶貧效果下跌的主因是領取綜援人數逐年輕微下降,以及由於綜援金額是按通脹調整,而貧窮線則按住戶收入調整,過往數年的住戶收入升幅高於通脹,使綜援可令住戶脫離貧窮線的機率下降。他預期今年稍後公布的2018年香港貧窮情況數字,綜援的脫貧效果會進一步下降。
他表示,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改善綜援計劃,以及調升在職家庭津貼金額。在改善綜援方面,政府建議將多項補助金和特別津貼擴展至合資格非長者健全受助人,並將綜援的租金津貼上限,依據租住私人房屋的綜援住戶實際租金的10%裁剪平均值,按合資格住戶人數把租金津貼的最高金額增加約3%至27%不等,亦會把關愛基金推行的提高殘疾受助人豁免計算入息上限試驗計劃恒常化,並擴展至所有類別的綜援受助人。
羅續指,由於綜援的改善措施,職津亦會相應調整,政府建議將職津與工時掛鈎的住戶津貼額調升16.7%至25%,並把兒童津貼大幅增加40%。
另外,羅指出,新加坡自置物業比例為91%,為全球第二高;而香港自置物業比例只有51%,在有資料可比較的51個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二,因資產通脹帶來的財富不均加劇在香港的影響遠高於新加坡,並指不少研究顯示自置物業比例高低是影響社會穩定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