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接觸催淚煙殘留物現粒粒 醫生教你點避免

201911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修例風波至今長達5個多月,陸續有市民稱出現皮膚問題。
近日示威不斷,催淚煙籠罩全港。近日有市民聲稱從未正面接觸催淚煙,但都出現皮膚問題,有人甚至出現類似熱痱的「粒粒」,又或如風瘌般的紅疹,又痕又痛。醫學界人士就指出,催淚煙的殘留物同樣有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預防勝於治療,在這非常時期,務必要做足幾招自我保護措施。
居於黃大仙區的張太每星期都到旺角太子逛街,從未正面接觸過催淚煙,但上月開始,發現身上無故「生粒粒」,甚至蔓延全身,「由隻腳開始,慢慢到手、身、背脊、耳仔同頸全部都生啲又癢又痛嘅粒粒。」由於過往並無類似情況,她求診後,醫生估計是受催淚煙殘留物所影響,故此她已減少到「重災區」,以免再復發,「自從發覺呢啲徵狀,好似最近油麻地同尖沙咀都唔會去。」
一般催淚氣體含有氯元素,會刺激主管痛楚神經線,從而引起劇痛感覺,影響皮膚或黏膜。長期更會令皮膚有過分活躍免疫反應。皮膚科專科醫生陳俊彥指,一般已知的催淚氣體化學物質對於身體影響似乎有限及短暫性,所受痛楚通常在30分鐘內,如沒有再接觸催淚煙,痛楚感覺便會慢慢消退。
不過,假如氣體出現於居住環境或街道,殘留時間就會較長,當空氣含有催淚煙或氯元素物質的濃度較高,有機會引致刺激性皮膚炎反應,出現痕癢、刺痛,嚴重更會皮膚紅腫、脫皮,跟濕疹徵狀相近。一般受影響環境都限於外露皮膚,譬如面、頸或當穿着短袖衫的前臂或手掌位置。至於小朋友皮膚比較幼嫩,表皮屏障功能未算成熟,對於外來刺激及敏感原反應會較易發生,故奉勸遠離帶有煙霧地方。
如果在剛施放催淚煙環境經過,首要是立即到空氣流通的地方,如發現皮膚殘留濕潤氣體,可先用乾紙巾或紗布抹走,然後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走,「返到屋企搽適量潤膚膏,確保滋潤。」若之後出現刺激性皮炎,需立即求醫,消炎或輕微類固醇藥膏都有助消退。
預防勝於治療,應避免暴露受影響環境下。陳建議穿上貼身綿質衣物,阻擋皮膚接觸空氣中的物質,減低催淚煙造成的傷害。另外,薄搽凡士林或同類護膚品,都可以減低催淚煙的化學物質直接接觸皮膚,陳強調:「無論綿質衫或護膚品,其實都唔可以完全阻隔呢啲殘留物,最重要盡量遠離呢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