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區實測生態海岸線 「有生命」海堤助生物棲息生長

201912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研究人員在西貢試點上找到魚。
市民一般見到的人造海岸線,由垂直海牆或堆石式海堤組成,物料多為混凝土和花崗岩,在炎熱的中午或潮退時,生物會因脫水和中暑而死亡。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8日)發表網誌指,政府早前在東涌新市鎮擴展區首次引入生態海岸線,土木工程拓展署現正聯同香港大學進行可行性研究,在西貢、屯門龍鼓灘和沙田馬料水的海堤,放置生態海岸設施,作實地試驗。
土拓署高級工程師李志健說,生態海岸線是在可行情況下,加入模仿自然潮間帶的設計,儲水遮蔭,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和庇護空間,讓海洋物種棲息和生長,提升生物多樣性,形成「有生命」的海堤。此外,生態海岸線的設計亦可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休憩的好去處,更有助進行環保教育和科學研究。
李續指,今次研究的選址分屬不同水體,例如西貢屬海洋性、馬料水屬半開放水域,而屯門龍鼓灘屬河口性,有助評估生態海岸線在香港不同水體的應用和發展的可行性。有關研究於去年1月開展,預計2021年年底完成,當中包括為期兩年的實地監察。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教授梁美儀指,實地監察今年3月展開,分別測試不同的「生態海堤」組件,包括生態護甲組件/生態立方體、牡蠣養殖籃/蠔籠、潮汐池,以及優化海牆/生態方塊等,初步結果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