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透視:4成回收衣質量差變垃圾 環團籲網購前三思

201912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地球之友本月特別回收活動,半個月已收集逾一萬件衣物。(受訪者提供)
臨近聖誕又是添購新衣時,隨著網購風氣盛,購物變得隨意,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指,在回收衣物中,4成因質量太差而無法循環再造或轉贈,最終棄置堆填區,造成嚴重浪費,呼籲網友購物前要三思。該組織今年首度與約40間企業合作,冀大規模回收員工衣物,並首次接收床單、被單等私人物品,以及學生制服TEE等。
地球之友引述統計處去年數據指,港人每年平均花7000港元買衣服,4成人僅穿1次便丟棄,2成人最少有把3件只穿過1次的衣服丟掉。該組織平時在各區設衣物回收箱,今年特別在本月舉辦「Save Our Santa捐衣減廢大行動」,希望喚起公眾及企業僱員捐衣減廢意識,減溫室氣體排放,救救聖誕老人。
今次行動收集的衣物除了轉贈予有需要人士外,該組織社區服務拓展經理郭妍麗指,今年與針織廠合作篩選人造纖維含量較少的針織衣服回收再造,將再造紗線重新製成新衫,延長衣服的壽命。截止本月12日,本月已收到10000件衣服,成效甚大,她保守估計整個月會收到70噸衣物,預計當中四分之一的針織衣服能夠重新製成新衫。
本港每日最少有370噸紡織廢料被運到堆填區,有42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地球之友每日平均從回收箱收到2噸衣服,不足當中1成。郭妍麗表示,數年前市民會將捐衣箱當成垃圾桶,將廚餘倒入内,捐衣意識薄弱,現在情況已有改善。她提醒市民捐贈衣服前最理想是將衣服清洗後再放入箱,保持衣服衞生,並依照衣物標籤進行分類。
減廢由源頭做起,她提醒消費者挑選衣服時考慮真正需要,例如已擁有幾套運動套裝,是否需要再添置;並應減少購買質量參差不齊的衫褲,以免不合適而造成浪費。由於香港天氣潮濕,衣服容易受潮,會縮短衣物壽命,她建議市民注意抽濕,並按衣物標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