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裔港女中學始學中文 憑努力入大學盼貢獻香港
「我喺呢度出世、呢度長大,呢個社會畀咗我好多,喺巴基斯坦都未必讀到書,我要貢獻返香港社會。」
父母都是巴基斯坦人的愛美(Kulsoom)在香港土生土長,小學在英文學校就讀,身邊的同學全都是南亞裔學生,而在英語教學背景下,愛美小學畢業的時候懂的中文非常少,可能只懂自己的名字,或是簡單的一句「你好」。
愛美的父親長年在香港經商,深明中文的重要性,於是希望愛美能入讀主流中學學好中文。但可能因為愛美面試時都是用英文,他們去過幾間學校叩門都「摸門釘」,直至有一間中學給她一年的機會,若一年內中文有進步的話就可以繼續留校。
根據立法會的文件,2016年香港18至22歲的南亞裔人士,只有10%可在本地升讀學位課程,低於整體人口相關比率23%的一半,而中文就是一大難關。
為了用知識改變命運,愛美即使第一次在華人為主的學校學習,面對適應問題仍然勇往直前,在被取錄的暑假已經開始惡補中文,幾乎每一天都去找老師補習,只要有空檔,不論在吃飯還是在放學後,愛美都會爭取時間溫習,雖然疲累,但她也知道要學得更快,才能跟上進度,所以她堅持着。
勤力的愛美一年後獲准繼續留校,也慢慢地追回進度,更適應了華人為主的社交圈子。因為觀察到較少南亞裔人士在醫學領域工作,不懂中文的同鄉在面對健康問題時也較難求助,因此愛美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護士,而她也成功入讀港大護理系,坦言希望服務的不只是同鄉,而是回饋社會,幫到所有有需要的病人。她也對自己的前景充滿信心,「我覺得未來都會幾成功,因為自己好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