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外科口罩依美國標準 細菌及顆粒過濾逾99%

202001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袁國勇(左)表示,若市民沒有口罩盡量勿外出。旁為賴偉文。(李志湧攝)
醫院管理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表示,外科口罩一般有3層,包括防水層、過濾層及吸濕層,根據世衞在2014年的指引,目前沒有外科口罩過濾效率的統一標準,醫管局目前依從美國標準,即要達90%至95%細菌過濾能力。
賴指,醫管局採購的外科口罩雖屬第一級,但在細菌過濾及顆粒過濾,都分別有99.9%和99.7%的效能,即達第二級口罩的標準。在分流站的前線醫護人員多數接觸個別病人的時間不多,加上病人入院,本身會戴上外科口罩,故風險相對不高。他提醒,一般外科口罩不會佩戴超過8小時,若使用期間因說話弄濕口罩就需要更換,更換前後亦要用酒精搓手液洗手。
至於醫管局被指防護裝備不足,賴表示現時醫管局轄下的每間醫院保護衣都足夠使用3個月,亦會持續補給。快速測試劑方面,醫管局已分批購買,首批有8000個,最快下月1日能使用;第二批有1.2萬個。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一般醫護人員若非要處理懷疑或確診新型肺炎個案,用第一級外科口罩已足夠。他明白目前市面口罩供應不足,若市民沒有口罩,盡量不要外出,此外亦不應上學,直到疫情穩定下來。
至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製作,袁指難以估計確實所需時間,相信最少以年計算,因要先在動物進行最少半年至一年實驗,且獲監管機構批准後,才可在人體做實驗,而現時港大作的疫苗只仍在「seed(種子)」的階段,尚未研發成功。他又指,現時肺炎病毒傳播力較當年沙士高,家庭傳播能力亦強,部分案例患者發病前更沒有病徵,疫情將會非常嚴重,很可能會變成疫區,未來14日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