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手環追蹤家中隔離者兒戲 倡用電子腳鐐

202001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方保僑認為手環科技對家居隔離而言十分兒戲。
港府今午(31日)在交代應對武漢肺炎措施的記者會上指,正研究使用電子追蹤手環及定位技術,追蹤監察要接受家中隔離的人士,冀下周有200套手環及定位儀器,給予需在家中隔離人士。有業內人士質疑,手環的科技對家居隔離而言過於兒戲,若手環能讓接受隔離的人士隨意穿脫,實際上無意義,認為政府應參考外國在家監禁的標準,訂製電子腳鐐,並限制正受隔離的人士可以活動的範圍。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手環」一聽之下較像坊間有售的運動手帶,戴上後不會限制穿戴者的活動。方認為要強制被隔離的人戴上設備,且無法隨意拿下,該追蹤儀才有意義,他說:「如果個手環鎖住一個人,咁佢想出去的時候只要把手環脫下,便可自由活動,十分兒戲。」
他建議政府若想採用電子設備追蹤被隔離的人士,可參考加拿大或美國在家監禁的標準,訂製電子腳鐐,並在程式內限制有關人士可以活動的範圍,若離開特定區域便會向當局發出警告,他又指有關技術在坊間十分普遍,要製作亦不難,甚至可以直接向廠商購買。
創新及科技局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表示,電子追蹤手環的主要功能是在不侵犯個人私隱的前提下,確定需隔離人士留在家中,如他們離家或破壞手環,相關部門會即時知悉及跟進。當局下周初會有200個電子手環,可供部門使用,而手環正進行多重測試,相信下星期可向公眾詳細介紹,並強調手環不能隨意脫下。如有需要,當局亦可立即提高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