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電子支付大趨勢 港府劣策難接軌

202004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電子支付成全球趨勢,本港推行卻雜亂無章,甚至相對落後。
電子支付成全球趨勢,本港推行卻雜亂無章,甚至相對落後。內地「一機在手」可以支付衣食住行生活所需,現金交易淪為少數;海外乘車及購物時,信用卡支付亦大行其道。惟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只有少數交通工具可以手機支付車資,使用率亦偏低;零售店及食肆的電子支付五花八門,卻因啟動費時及手續費影響使用人數。專家指除非能在同一平台兼容多款支付方式,否則難以令電子支付在本港普及。
「食嘢嘟一嘟就得,內地幾方便!」電子支付風行全球,內地使用手機支付比例近80%,惟本港相形見絀,乘車、用餐或購物,大部分仍只用現金或八達通付費,即使部分商戶及公共交通工具近年採用手機支付,使用率仍偏低。來往港島碧瑤灣至中環的綠色的專線小巴約1年前安裝手機支付系統,乘客可以手機APP的付款二維碼,掃描車上感應器付車費,惟記者平日下午發現四班車乘客只有1人使用。該小巴線司機李先生坦言使用率不高,只佔約一成乘客,大多為年輕人,該系統操作方便快捷,估計因未能提供乘車優惠致不普及。
除八達通外,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仍處於手機支付初步階段,龍運巴士公司最近增設信用卡及手機支付,3月中起於7條路線試行;大部分的士亦只設現金交易。丘先生駕駛的的士是少數可以電子支付車費,提供八達通、信用卡及手機支付,「香港其實好落後,大部分的士都只係收現金,外國的士都用信用卡啦!」丘指酒店電召的士時,不少外國客指定以信用卡付費;以手機支付則主要為內地客。他指乘客以電子支付需多付至少10港元貼士,故不存在司機收不到貼士問題。
香港的士公共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認為,的士採用電子支付有好處,如可加強規範司機。不過,他承認電子支付不普及與行業生態有關,不少司機因收取收入較迂迴,又需付手續費等拒用;而同一時間設置多種付款方式亦恐致「交易塞車」,「香港人咁講效率,除非有部機可以兼容晒(所有支付系統)。」
雖然不少連鎖快餐店、超市及便利店近年提供不同手機支付方式,部分人使用時仍未純熟。東網記者午膳時間觀察,在快餐店逾90%人使用現金或八達通支付,以手機支付者需花時間取出手機開啟程式,致交易時間較長;便利店使用的人亦不多。
「通常得大集團食肆用,個體戶好少。」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指,目前本港食肆使用電子支付不算普及,較普及為八達通,惟其手續費約2%至3%,小型食店因此卻步;至於手機支付則集中在遊客區餐廳,主要是內地客使用,使用率不算高。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本港電子支付市場與內地及歐美不同,內地手機使用及滲透率高令手機支付普及,當局政策執行上亦較直接;香港電子及手機支付百花齊放,部分人亦憂慮個人資料外洩,在推行效率上難與內地對比。方續指,本港有科技公司提供一機支援多種電子支付功能,操作及支付時間亦與單一系統相若。
AlipayHK發言人指,目前有近百條綠色小巴專線及數千部的士提供該系統付款,盼政府將電子錢包納入交通津貼範圍;同時有逾五萬間零售商可使用,並支援跨境消費及網購付款服務。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發言人表示,目前有逾95%港人擁有八達通,並有逾3.5萬個零售點接受八達通付款,又已推出商用版八達通APP並提供豁免銀行帳戶資金轉帳費用優惠。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指,去年11月起,政府接受以「轉數快」繳交稅款、差餉及地租和水費,亦正籌備應用在其他部門收費。香港長久以來採用多種「非現金」的支付選擇,發展普及多元,政府會繼續留意市場上各種發展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