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患者疫情下怕上公廁拒外出 醫生指勿停覆診

202005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李建綱指腸炎患者不應因害怕感染新冠肺炎而拒絕前往覆診。(高詩敏攝)
新冠肺炎疫情未止,而炎症性腸病(簡稱腸炎)患者需要定期覆診、發作時亦需不斷上廁所,有患者因怕使用公廁會增加感染風險而足不出戶,甚至拒絕覆診。今日(19日)為炎症性腸病日,有專科醫生指炎症性腸病是一種不能「斷尾」的疾病,患者需按醫生指示持續服藥和覆診,以減低炎症和紓緩症狀,長期控制以減低復發風險,呼籲患者不要因害怕感染新冠肺炎而拒絕前往覆診。
香港炎症性腸病學會會長、兼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李建綱指,炎症性腸病是由身體免疫系統的不正常反應而引起,屬非傳染性的慢性持續疾病,主要包括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兩大類。李指,本港過去20年間炎症性腸病的患者人數上升了7倍,情況愈趨普及,而患者的發病年齡約介乎20至40歲。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李指出有部分患者因擔憂在外使用洗手間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完全不出門、拒絕覆診及配藥」,甚至成為「自閉青年」。但事實上,現時香港未有發現與炎症性腸病有關而感染新冠肺炎的確診個案。李呼籲經醫生評估後仍需定期覆診的患者,不應因怕受感染而拒絕前往覆診,更不應怕藥物可能影響免疫力而擅自停藥或減藥。
李又指,雖新冠肺炎及炎症性腸病患者皆會出現肚瀉,內地新冠肺炎患者中,有腸道相關病徵的比例更高達79%,但新冠肺炎患者的肚瀉病徵約在發病後的1至8日出現,約持續1至14日,且會同時出現發燒、咳嗽及有痰等症狀;相反炎症性腸病患者的肚瀉時間可以長達4星期,如沒有適當的治療,症狀更會持續。
由於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病情反覆,李表示臨床所見不少患者會「覺得無咩事就停藥」,令再次病發時情況嚴重,甚至需要切除部分腸道。他認為香港可以考慮設立炎症性腸病專科護士,專責跟進患者的服藥情況。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