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指檢閱歷史科題目後 有38%考生答「利多於弊」

202005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楊潤雄指若是試題出現問題,教育局就要指正。(黃偉邦攝)
文憑試歷史科涉及中日關係的試題引起爭議,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最終決定取消有關試題。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25日)召開特別會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及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等亦有出席,就文憑試的擬題機制回應議員提問。
引起爭議的歷史科試題,是「在1900年至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要求考生就此說法,闡述及解釋自己是否同意。
就有人擔憂考生參閱了有關試題資料後,會受引導而答出「利多於弊」,蘇國生在會上指,局方評核發展部職員檢閱有關試題後,回答「利多於弊」的考生佔約38%,而回答「弊多於利」的考生則超過一半。他強調,現時歷史考卷仍未進行閱卷的工作。
楊潤雄就認為,他曾多次強調取消有關試題沒有政治考慮,並為此再作解釋,指該題目有引導性,沒有考慮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及含有冒犯,而且該題目亦不能用作討論利弊,因此建議取消試題。
楊又批評,有人未了解試題性質,便指教育局干預考評,他認為若是試題出現問題,教育局就要指正,而考評局隨後亦接納教育局意見取消有關試題。
多名議員認為局方取消該試題對考生造成影響。胡志偉認為,考生分配了時間作答,但取消該試題後,令他們白白付出了時間及努力,損害了考生利益。他認為是政府向考評局施壓而令該試題取消,有關舉動亦令考評局公信力受損。
鄺俊宇亦認為,由取消中英文口試、文憑試的考期一推再推,以及是次的試題風波,有關的歷史題更不計分,有感考生被教育局「玩殘」,促請楊向考生道歉。
葛珮帆表示,有考生向她反映,作答時見到相關題目感到掙扎,覺得題目有問題,但最後因應題目資料作答了「利多於弊」,考後覺得受良心的責備,認為考生很無辜,「點解佢哋要面對呢啲掙扎?」葛認為考評局出題制度有問題,不可再讓某些員工以政治凌駕教育專業,教育局要檢討考評局制度。
楊在會後表示,當局會審視為何考評局在多項措施之下,仍會出現該條有問題的試題,要調查是涉及制度抑或人事問題。由於要了解出題人士,所以需要解除涉及該條試題的保密協議。他又稱,日本侵華的事件大家都知道,題目擬訂後有近40%考生回答利多於弊,應該撫心自問當中是否有誤導性,而令學生作出該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