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指填海令馬蹄蟹數量急跌9成 遊客掘蜆同樣干擾

202006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WWF在泥灘發現到馬蹄蟹的脫殼,均是幼年馬蹄蟹的殼。(林穎嫺攝)
被譽為「海洋活化石」的鱟,又名馬蹄蟹,在地球生活了4億7千萬年,隨着人類大興土木,馬蹄蟹的品種由過百種大減至僅4種,在香港水域出沒的中國鱟和圓尾鱟因填海失去聚居地,數量近廿年急跌9成,現時主要分布在后海灣和大嶼山的沙灘或泥灘。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在大嶼山南部水口灣的生態研究發現,遊客的掘蜆活動或會干擾馬蹄蟹的生活,甚至將其踩死,促請政府在2030年前將受保護水域增至3成,並在馬蹄蟹密集地區設生態敏感區,限制遊客進入和規範外圍地區的掘蜆活動。
WWF保育主任蘇隽彦觀察到,有宗教團體不時放生馬蹄蟹,惟牠們未能適應野外生活,雖然香港不流行進食馬蹄蟹,但他們曾在海鮮檔發現身型龐大的馬蹄蟹,他慨嘆馬蹄蟹的卵成功孵化的機會只有萬分之一,再長大成年的機會更渺茫。他呼籲市民大眾加入保育馬蹄蟹的行列,監察馬蹄蟹的售賣活動和保護泥灘。
今日的國際馬蹄蟹日,WWF亦會在水口灣宣傳保護馬蹄蟹,鼓勵掘蜆人士減少進入馬蹄蟹密集地區,下周亦會在大埔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舉辦講座,分享馬蹄蟹的故事和生態知識。
漁農自然護理署指將會在《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中,為馬蹄蟹制訂一套物種行動計劃,現正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更多有關馬蹄蟹的資料進行研究,例如分布情況、數量變化、面臨的威脅等,以探討有效保護馬蹄蟹的可行方案,草擬該計劃後徵詢相關專家及相關環保團體的意見,再落實有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