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年輕人把握內地機遇 林健鋒:最好的15年就在眼前
202007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林健鋒(左)繼承父親林亮(中)的玩具生意,再傳承予兒子林凱章(右)。
過去都說「工業救國」,只要努力打拚就可以闖出一片天,但近年香港工商業又該如何定位?出身於玩具世家的商界議員林健鋒,70年代學成回港後,便在父親公司工作,隨着香港社會變化,進出口生意愈做愈好,適逢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容許港商回國發展,他成了首批在國內設廠的港商,期間更參與不同的公職工作,促進業界與政府之間的溝通。
他希望香港能夠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鼓勵年輕人敢於走出去,尋找新商機,強調香港最好的15年就在眼前。
北上創業,事事要親力親為,林憶述當年努力拚搏的日子,「當時地方唔夠、請人又難,惟有睇吓有冇其他地方適合發展」。1979年,他到珠三角地區尋找機會,那時候,香港要爭取美國批准「最惠國待遇」,需赴美向美國參議院、國會議員等進行游說工作。雖然林年輕時是個無名小子,但非常投入參與,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經驗對他從政生涯帶來莫大幫助。
説到未來商機,林笑言「講10日10夜都講唔完」。社會近幾十年改變很多,每一代人需要做的都不同,當年面對的困難是爭取「最惠國待遇」,如今則是中美貿易糾紛、製造就業機會及尋找商機,而香港背靠祖國,有很多商機可以開拓,包括大灣區、長三角及一帶一路沿線,當發現這些國家或地區有了基礎建設,便可陸續發展零售、酒店及工商業等,促請政府將來可配合貿易發展局的工作,多些帶隊往不同地方視察,甚至讓工商界免費參與。
林坦言,現時在港做生意不容易,而找一個幫忙打理生意又「信得過」的人更是不容易,他對兒子林凱章大學畢業後願意回港幫手,感到非常欣慰,兩人經常就社會事件、生意手法及未來經濟發展進行交流,儘管兩代人對事情有不同看法,但兒子依然非常支持他的工作,最近更協助設置口罩廠。
他寄望年輕一代,「當你有一個理念,有一個決定之後,就唔好兒戲處理呢啲決定」。他堅信香港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對年輕人未來發展、成就仍然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