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棄通山當扶手 行山繩變奪命索

2020080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期大批市民行山抗疫,惟不少山徑滿布行山繩,成為行山客陷阱。
抗疫行山意外大增,惟東網發現多處熱門山徑滿布遺棄行山繩,並被人自製山徑「扶手」。行山教練實測發現部分繩索容易鬆脫,有的拆完又綁,有的粗幼物料不一,行山客借力隨時變成「索命繩」。但漁護署疏於清理,專家提醒行山客勿使用遺棄行山繩,議員促當局加強監管。
曾發生意外的汀九「石龍飛瀑」,致命白色繩索仍在。有行山人士指,沿石澗游繩上落山可節省半小時,故不少人貪快「鋌而走險」。類似的遺棄行山繩遍布多處行山熱點,如沙田梅子林路旁的梅大石澗,不少人為方便上落水潭,在路旁的斜坡開闢山路,並繫有繩索輔助上落。
日前東網記者與資深攀登教練梁念豪實地視察,發現梅子林路旁上落山路部分路段有人以竹枝綁上樹身作扶手,但稍為用力一推,竹枝就左搖右擺;部分路段就有人繫上繩索輔助上落,但種類不同的「繩駁繩」,粗幼不一,加上綁繩手法並非專業,繩結易鬆脫,甚至有人疑以「買餸車」加固繩索。
九龍塘筆架山一段小路布滿青苔,地勢相當陡峭,沿路亦有遺棄行山繩,並打上行山結。梁指繩索沒有專人打理,經日曬雨淋後,安全成疑。
飛鵝山不少行山人士會抄小路登山,其中一條引水道滿布濕滑青苔,加上近乎60度斜坡,行山客往往依賴旁邊的繩索借力。但繩索為「繩駁繩」粗幼不一,部分破爛不堪,部分繫上的樹幹幼細,隨時斷裂。行山客林先生直言不會選擇由此登山,他示範繩索的穩固程度,結果數次失重心險跌。
此外,天水圍圓頭山下山山路陡峭,不少人須依賴繩索輔助,東網記者嘗試以半蹲姿勢捉着繩索下山時,卻見山路風化嚴重,泥土鬆散,有大量浮沙碎石。部分繩索改以鐵鏈接駁,惟繫上鐵鏈的鐵支架已有數個甩脫,鐵鏈銹漬斑斑;部分繩索更由幼繩駁上,萬一繩索鬆脫,行山客隨時滾下山坡。
現時行山客在郊野公園內設置繩索並不受《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規管。議員柯創盛擔心,現時僅靠行山人士自覺,未能有效防止有人誤用遺棄行山繩致意外,他建議政府加派人手巡查。
漁護署發言人指,該署鼓勵遠足人士使用由署方管理及維修的遠足徑,職員巡邏時會留意有關情況,並在有需要時移除繩索。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https://goo.gl/i2t1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