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販毒猖獗 警拘41人檢逾百萬毒品

202008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警方在行動中檢獲的毒品。(吳鎮興攝)
警方近日察覺到網上社交媒體流傳大量有關吸食大麻等毒品的資訊,部分更附有賣家聯絡方法及明碼實價,情況令人擔憂,遂於今年6月開始,展開代號「冉霞」的反毒品行動。警方毒品調查科經線報及深入調查,派員佯裝買家,在本月4至6日,與港島總區刑事部等,展開拘捕行動,拘捕34男7女,並檢獲市值逾132萬港元的毒品。
警方指,被捕人士共涉48宗「販運危險藥物」案件,年齡介乎14至45歲,當中包括5名未成年中學生及2名大專生,另外18人報稱無業。經進一步調查,警方相信部分被捕人士有黑社會背景,另外有兩人亦曾涉及去年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中的刑事毀壞案件,惟未知是否與案有關。其中一名被捕男子所涉的毒品數量較多,現已被控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於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調查過程中,警方發現不法份子利用熱門社交媒體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及Telegram,發放大量有關吸食大麻的資訊,並透過標注大麻有關的關鍵字及術語,令市民易於搜尋。而部分社交帳戶中,更寫有「面交」(面對面交收)、賣家的聯絡方式、毒品價格等資訊,公然販賣大麻。
此外,部分社交媒體或本地討論區亦流傳大量吸食大麻的分享,羅列不同品種、產地及吸食效果等,更有毒販利用卡通人物,降低青少年對大麻的戒心,並營造「好玩」、「潮流」等感覺。
警方成功鎖定超過30個社交媒體帳號,透過派員佯裝買家,並喬裝交易,在行動中拘捕有關人士,檢獲約5.1公斤大麻草、9支大麻油、約264克俗稱「K仔」的氯胺酮、約200粒搖頭丸、約14克「冰」毒及一批毒品包裝及吸食工具,檢獲的毒品總值逾132萬港元。
警方指,部份被捕人士互相認識,但案中暫時未有發現明顯集團式販運大麻情況,相信案中的大麻及其他毒品如同其他案件,由加拿大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經水路運入港,惟確實來源有待進一步調查。
警方強調,販運危險藥物屬嚴重罪行,最高可被判處終身監禁及罰款500萬港元。由於近月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販毒途徑如酒吧等不能營業,估計有毒販因而轉向網上平台售賣毒品。
再者,本港吸食大麻有年輕化趨勢,2019年21歲以下青少年吸食大麻人數較上一年急升近半,警方將採取針對性執法行動,並與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等部門合作,聯絡社交媒體公司,將相關吸食毒品資訊刪除。亦將加強與學校及家長合作,呼籲父母師長留意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