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淨灘護洋 上山下海還原郊區美景

202009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組織短短2年間發起超過900次活動,成員現已超過3000人。
平日工作勞累,一到假日都會選擇懶洋洋在家中「煲劇」。但有一班愛護環境的義工,不怕艱辛,頻頻「上山下海執垃圾」,希望還原郊區美景。義工組織於2018年4月成立,並在Facebook建立群組號召義工出動,短短2年間發起超過900次活動,成員現已超過3000人。
「我喺上年9月喺Facebook見到呢個群組,發現佢哋去嘅地方有好多都好靚,而我又未去過,嗰陣我諗住又可以去玩,又可以去做啲有意義嘅嘢,係雙嬴。」「上山下海執垃圾」群組管理員Raymond由參加者成為協助策劃活動的一員。他指,加入群組後,到訪很多過往未曾踏足的郊區,意外發現不少香港美景被污染。每次活動結束後,Raymond會將相片上載至社交平台,朋友紛紛詢問詳情,加入義工行列。
這次東網記者和Raymond及另一名群組管理員Eva來到屯門汀九的小石灘執垃圾。小石灘位置偏僻,先要穿過長樓梯、山林及溪流,在炎夏到訪,並非易事。但成功到抵小石灘後,美不勝收的景色足以讓人忘記長途跋涉的辛苦。
「一個咁靚嘅地方畀垃圾污染咗真係好可惜。」小石灘遠望汀九橋,惟灘上遍布垃圾,令Eva感到惋惜。做足準備後,Raymond和Eva開始行動,他們先沿石灘「搜索」一番,已馬上發現水樽、零食包裝袋、發泡膠飯盒等垃圾,未幾更發現大魚網。
Raymond指出,石灘或沙灘的大型垃圾大多來自海上,除了纜繩和油桶,有時還會有魚網,垃圾往往難以清理。除此之外,亦會有一些遊人遺下的垃圾,如食物盒、水樽等等。
「如果喺膠樽嘅話,我哋會先拎返屋企清洗,然後去招紙、去樽蓋。」Eva提醒大家,要清洗乾淨膠樽方可回收。過往曾經有人將一支仍有飲料的膠樽扔入回收袋,以至其他回收物被污染,不能回收。
回收塑膠垃圾時,也要注意塑膠分類標誌,三角形的標誌印有號碼,「通常塑膠有7種,留意3號唔可以回收。」Eva指3號多製成保鮮紙、水管、書包及零食袋、這種膠加熱會釋出毒素,因此不能回收。
「好多時候我哋都會準備一啲工具,應對比較難處理嘅垃圾。」說罷,Raymond拿出一把剪刀,並在旁人的協助下,將大型塑膠剪細收走。眾人最後清理了28袋垃圾,惟大型垃圾桶設置在青山公路,義工於是組成人鏈,將垃圾沿小溪、山林以及長樓梯,運往目的地。
Eva指,由於群組管理員來自不同區份,感染附近的居民加入,最高峰時1日有11隊義工出動到各區執垃圾。加上群組貼文愈出愈多,吸引更多網友加入,清理的垃圾也隨之增多。「由於群組的感染力大,每次執垃圾嘅時候,我都未必識晒所有人,佢哋可能係街坊,又或者係遊人。」Raymond表示,希望活動感染更多人積極參與清徑、清灘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