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正能量:衝破自閉障礙 提升技能獨立生活

20201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機構為高功能自閉症患者設計一系列訓練,提升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亦希望提升社會對自閉症的認識。
24歲的Michael斯文靦覥,與其他男生一樣,不常做家務,愛玩手機遊戲,也喜歡彈鋼琴。對談時他或需要多點時間思索,有時思考太久,以致會忘記對方原本的問題。他與媽媽散步時手會插袋,但樂意讓她挽着手臂。他智力正常,只偶有些固執,溝通或需要多點耐性。你未必會發現,他其實是個高功能自閉症人士。有非牟利機構專為他們設計一系列訓練,由職業治療師及社工教導家居管理和社區參與的技能,提升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亦希望提升社會對自閉症的認識。
媽媽Windy憶述小學時期的Michael寡言獨行,小息時喜歡一個人散步,較少與同學互動。她初時不以為然,及至中三發現他對壓力的承受能力較低,容易焦慮及情緒波動;對於喜歡的事情非常着迷,以致影響生活規律,計劃的能力亦較弱。「做功課時,可能有條數佢計極都計唔到,但佢唔會問人,想自己研究,一直計到12點,之後所有嘢都延遲晒。」經評估後Michael確診患有高功能自閉症。
早年Windy與丈夫去旅行,Michael未有隨行,大女碰巧同一時間外遊,故他獨留在家。數天後她們回家,赫然發現Michael多日來沉迷打機,只以蛋糕和雜糧果腹,未有煮食或外出用膳,顛倒日常的生活作息。Windy意識到Michael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遂帶他參加協康會的「賽馬會飛『悅』三十計劃」,學習煮食、打掃、財務管理或乘搭交通工具等生活技能。
最令Michael深刻的是獨立生活營的其中一個環節,學員要合力預備一頓十多人的晚餐。從擬定菜單、統籌分工、購買食材,至烹煮上碟等牽涉多個步驟,對自閉症人士是重大的考驗。他不是組長,卻比任何人都上心,前一晚開會至深宵籌劃。「(我)好着緊,好擔心,腦入面想像一次個過程,每一個步驟都要好清楚係邊個做,幾時做。」最終大伙兒成功煮出湯通粉、番茄炒蛋。他回想過程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個很好的經驗。
現時Michael在社福機構擔任半職活動助理,他坦言獨自面對小改變時依舊會緊張,腦海會空白一片;開展一項工作後仍有專心一意完成的執着。但Windy卻看見他的進步,變得有主見和具策劃能力。他買餸時能事先想好購物清單,規劃路線;亦懂得自行分配作息時間,起床後彈鋼琴,作簡單的打掃洗熨,預好時間出門。
「媽咪你放心,我一個人留喺屋企都可以喎。」她笑說,期望Michael30歲時,自己能有一個悠長的假期,出門前聽他說上這麼一句話。當大伙兒回家時,他會分享獨居期間煮過的菜式,嘗試過的餐廳。還有5年多的時間,大家深信他有能力勝任。
隨着媒體廣泛報道、知識的普及,社會對自閉症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對高功能自閉症的了解相對為少。兩者雖然都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溝通困難和刻板行為,但後者一般沒有言語發展障礙,智力亦相對正常。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5版),以「自閉症譜系障礙」概括不同症狀和輕重程度的自閉症類別,高功能自閉症一詞因此較少出現。
協康會由2016年至今,為300名15至40歲的高功能自閉症人士進行評估,數據顯示當中不足10%人可以完全獨立生活,有四分之一人需要協助才能獨立生活。所謂獨立生活,其實可為分家居管理和社區參與兩大類,當中包括溝通管理、預備膳食及清潔、健康管理、家務及家居維修、購物、社區流動、財務管理和危機處理。
協康會職業治療師陳智豪指,本港家庭普遍較少提供機會予自閉症青年嘗試。例如當子女不擅長做家務,家長可能索性「快快手做埋佢」;家長又會預備好一切生活所需物品,處理必要支出,令子女對金錢的概念相對模糊,生活經驗亦較少。因此提供訓練的同時,機構也會與家長溝通,讓他們了解其擔當的角色,放手讓子女嘗試照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