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發債硬推明日大嶼 團體斥對庫房造成派息壓力促擱置

202010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硬推明日大嶼計劃被批評。
面對疫情來襲,政府已預報「閂水喉」縮減紓困措施,但卻繼續研究造價6000多億港元的明日大嶼「大花筒」計劃,發展局早前提出可以參考公私合營發展方式後,今日(19日)再有消息指,政府考慮中的融資方案包括發債,或者將工程費分10年計入工務工程開支。有關注團體批評政府發債亦有利息成本,長遠對庫房造成壓力,政府應宣布明日大嶼計劃壽終正寢,給市民一個喘息的機會。
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指,經濟不景,市民財困,政府即使集資亦會有困難,政府若發債若干年後亦要派息,將增加庫房的壓力。此外,若公私營合作,財團定會將土地壓價,且恐會出現財團預先囤地的問題,亦會令政府日後可賣的土地減少,影響庫房收入;另外還有填海海砂成本上升等問題要面對。故最佳的做法是,政府放棄明日大嶼計劃,宣布計劃壽終正寢。
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黎廣德批評政府發債進行明日大嶼計劃是掩耳盜鈴,令庫房負擔更重,例如原本6000多億港元的項目,連同利息後會變了7000多億港元,政府變相是自己「捉蟲」,發債表面上是令市民安心,實際上是令納稅人及庫房的負擔更重。
至於政府或將工程費用分10年計入工務工程開支,黎指若工程時間延長,更反映工程沒有迫切性,與政府當初指急需填海覓地不符。黎指近期已有新界人士表態可與政府協商交出祖堂地(俗稱「阿公地」),若成事可快促收回逾千公頃的土地,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認為政府不應「捨易取難,捨近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