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兒童遊樂場那渣 攀石架髒過廁板

202010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戶外兒童遊樂場重開,但遊樂設施細菌含量驚人,隨時成為播毒溫床。
戶外兒童遊樂場上月底重開,家長紛紛帶孩子到遊樂場「放電」,但遊樂設施隨時成為播毒溫床。東網記者早前巡視各區兒童遊樂場,抽取不同遊樂設施樣本委託專家檢測,發現細菌含量驚人,有設施含菌量較家用廁板高出逾390倍,當中更含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有專家表示小孩衞生意識較低,更會容易造成細菌交叉感染。醫生指病菌主要因雙手不潔傳播,接觸者可致腸胃炎及傷口感染,嚴重者甚至會腎衰竭。
記者日前隨機到全港5個戶外兒童遊樂場,包括大埔廣福公園、尖沙咀中間道兒童遊樂場、深水埗荔枝角公園、黃大仙鳳德公園及港島東區鰂魚涌公園,各自抽取兩個遊樂設施(可被雙手接觸的位置)樣本,交由專家進行細菌測試。化驗結果顯示,全部樣本含菌量高,均含有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而被小朋友雙手接觸愈多的遊樂設施,含菌量愈高。其中以中間道兒童遊樂場的攀石架含菌量最高,每毫升細菌菌落數目(CFU/ml)達47萬,較一般家用廁板高出逾390倍。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研究助理梁浩文博士表示,小朋友發育及免疫系統未成熟,抗菌能力較弱,且衞生意識較低,更易感染細菌;加上雙手油脂分泌加強細菌黏附能力,其他小朋友接觸後可形成交叉感染。
家庭醫生林永和指,金黃葡萄球菌經由黏膜進入人體會導致腸胃不適,若皮膚有傷口或濕疹更會出現紅腫、發炎、膿瘡等皮膚性疾病;而一旦感染大腸桿菌,則可導致腸胃炎,嚴重者更會出現出血性腹瀉或腎衰竭等併發症。他建議小孩玩耍時佩戴口罩,及後要馬上清潔雙手,並換上乾淨衣服;身體不適及患有皮膚問題的小朋友不應前往遊樂場玩耍。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促請當局加強清潔兒童遊樂設施,並建議康文署在兒童遊樂設施上噴灑防菌塗層,以及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疫意識。
康文署回覆指,重開兒童遊樂設施前已安排徹底清潔及消毒兒童遊樂設施,開放設施後,署方亦因應人流及使用狀況,安排清潔員工定時清潔及消毒設施,場地職員亦已加強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