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營龕位45%無人問津 收回數量歷來最多

202011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今年大量公營骨灰龕位無人問津。
香港地小人多,即使是骨灰龕位亦長期供應不足,不少人會選擇申請食物環境衞生署的公營龕位編配。然而,最新一期公營龕位編配卻有約45%龕位無人問津。有業界人士表示,是次被食環署收回的龕位相信是歷來最多,原因有可能與缺乏宣傳、龕場位置偏遠有關。亦有業界人士表示,政府或可以加強宣傳,在疫情較緩和時加開一次編配。
食環署每年皆會配售一次公營龕位,今年提供的龕位位於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和粉嶺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第六期,提供合共44,950個可續期骨灰龕位。但根據食環署的資料,該署在今年5月11日至6月10日期間,只收到24,584個合資格的申請。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指出,自政府推出公營龕位後,申請數量經常性多於供應的龕位,由於每年香港的總火化人數約為4.5萬,加上早年未能抽中龕位的人,及多間龕場近年不獲發牌需要「清灰」,因此斷言「骨位一定唔會夠」。但他坦言,是次確實以他所知最多剩餘龕位的編配。
謝世傑認為,是次眾多龕位乏人問津的原因或許在於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過於偏遠,認為政府可以考慮加強宣傳,改善新的靈灰安置所配套,並在明年配售前加推龕位配售。亦有業界人士指出,未來有多個私營墳場推出龕位,或有人會選擇等待參與抽籤。
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則認為,是次公營龕位的申請數字較以往大幅減少的原因,或許是由於該批推出的龕位只有20年期,加上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第一批申請者不斷反映該處甚為偏遠,加上明年柴灣華人永遠墳場或會推約8000龕位,令市民參與是次申請的意欲減少。但他認為今年的情況不會持續,因本地現時仍有逾10萬的骨灰仍未有龕位,需求頗大,預料明年的申請人數會與往年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