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機喇叭運毒 海關檢6800萬大麻拘26人最細15歲

202011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李艷萍(左)及袁偉明講述海關在機場破獲大麻販毒案的情況。(王鏡文攝)
販毒集團利用空運貨物非法進口大麻的案件大增,更將毒品偽裝成食品或藏於電腦、咖啡機及喇叭內。海關署理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李艷萍表示,截至今年11月9日,海關在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共偵破107宗大麻案件,檢獲逾500公斤大麻及含大麻成分的產品,市值超過6800萬港元,檢獲量和總共市值較去年全年上升1.2倍。
李艷萍又指,就空運大麻案件,至今拘捕26人,年齡分別15至73歲,涉案人士有不少年輕人;當中有7人未滿18歲。她形容趨勢令人憂慮,又指有案件發現,有中學生為賺取幾百元報酬,替人收取大麻郵包而被拘捕,呼籲年輕人不要因為一時貪念而犯法,亦不要因報酬而收取郵包及提供地址作接收郵包之用。
根據數字,海關今年7月至11月期間進行重點執法行動,香港國際機場偵破44宗相關案件,並檢獲逾380公斤懷疑大麻及懷疑含大麻成分的產品,估計市值超過4500萬港元。海關表示,行動中檢獲的大麻數量和市值較上半年份別多出2倍和1倍。李指出,某些國家放寬消遣及藥用的大麻管制,於網上能夠輕易看到大麻出售,但本港的大麻仍然屬受管制的危險藥物。
機場科空運貨物資料研究組指揮官袁偉明表示,偵緝有關案件時發現,由於大麻氣味較強,故不法分子會採取真空包裝將毒品收藏在不同物品,避免氣味引起海關人員留意。他又說,近年不法分子多用郵件和快遞運毒,並混雜不同貨品在內,以魚目混珠逃避截查,而最近案件亦發現不法分子的收藏毒品手法有所轉變。
他指出,手法主要分成兩類,其中一種為「偷天換日」,將毒品偽裝成一般食品,例如咖啡粉、奶粉及茶葉等並先將食品拿走,再換上毒品。至於電器亦成為他們運毒工具,運毒者先將電器電子零件拆走,再換上毒品,例如電腦、咖啡機及喇叭等。另一種手法則稱為「深藏不露」,犯人利用衣服、玩具、桌上遊戲、地氈及大型金屬道具,收藏毒品以作運送。
袁續稱,香港國際機場檢獲大麻類的毒品,主要來自北美,有65宗來自美國,佔總體61%;29宗來自加拿大,佔27%;而其他來自南非、丹麥及英國,佔總數的12%。至於檢獲種類和數量方面,大部分為大麻花、大麻精及草本大麻,而當中又以大麻花檢獲數最多,共檢獲274公斤,佔總數的54%。
李艷萍表示,不排除因外國放寬銷售大麻種類產品,有人選擇網購或當地購買後再運到香港,因而觸犯本港法例。當中例如含大麻成分的糖果及產品,產品上標明含THC,即四氫大麻酚,成分正正受香港法例管制,但外國則屬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