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耗3800萬將園林廢物製生物炭 環保不成反加劇氣候變化

202011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明年起在屯門T‧PARK[源.區]附近設立園林廢物處理中心,將園林廢物製成生物炭。(陳德賢攝)
本港園林廢物政策落後,過去平均每日產生約170公噸園林廢物,但回收率卻少於2%,政府決定明年起每年投放3800萬元,聘請承辦商在屯門T‧PARK[源.區]附近設立園林廢物處理中心,將園林廢物破成木碎及木板等,而木碎會用作製造生物炭,中心今年7月已截標,將於本月公布結果,中標承辦商首年每日平均處理30公噸園林廢物,推算每日可生產達3公噸生物炭。不過,有環保人士擔心本港無法吸納如此多生物炭,「700萬人一齊燒烤都無法燒完」,加上燒炭會釋放二氧化碳,擔心影響氣候變化,批評政府處理木碎方法單一,出錢搞環保但最終結果卻是最不環保。
園林廢物包括各類植物廢物 ,一般可自然分解。根據最新2018年本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的統計數字,由於當年有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每日有達341公噸園林廢物棄置於堆填區,佔整體都市固體廢物約3%。而環境保護署的數字則顯示,過去數年本港平均每日產生約170公噸園林廢物,當中約有100公噸是由政府部門產生及收集,主要來自政府工務工程及日常植物保養的清理工作;但園林廢物的整體回收率長期偏低,每年平均少於2%,其餘幾乎所有廢木都送往堆填區處理。
為提高園林廢物的回收率,環保署計劃在屯門污泥焚化爐T‧PARK[源.區]旁興建一個佔地約2.5公頃的園林廢物處理中心,將園林廢物破成木碎及木板等,供回收業界使用,政府每年支付承辦商的營運費用約為3800萬元。處理中心明年年初開始運作,首年每日處理30公噸園林廢物,第二年增至每日60公噸,即每年約2.2萬公噸,預計往後每年能處理約為現時都市園林廢物棄置量的35%。環保署回覆指,中心的合約於今年5月29日進行公開招標,並於7月31日截標。標書評審工作已經完成,有關招標結果將於本月稍後時間向外公布。
本報取得該份標書,顯示處理中心的合約期是4年,除了要接收政府部門收集的園林廢物,還需處理節日過後棄置的植物如年花及聖誕樹等,最多可以儲存2500公噸廢木。另外,中心亦要建立可回收物料生產區,分類每日最高生產50噸的可回收園林廢物,包括木屑、 堆肥,生物炭原料、木板和木樑等;惟標書附件只詳細列明當中3種不同回收物料,即原木、木屑及生物炭的規格。此外,環保署研究在環保園發展試驗設施,將合適的園林廢物轉化成生物炭等有用材料,最快將於2022年年初啟用。
環保署回應指,園林廢物在破碎成碎木後,會用作堆肥及生物炭,而生物炭是將包括園林廢物等有機物料經熱裂解過程所產生的木炭。生物炭可用作土壤改良劑、過濾污染物的濾料、加入種植用的泥土及動物飼料等。園林廢物經焚燒或自然分解都會釋放二氧化碳,但生物炭的這些用途可以保存當中的碳分子,有助減緩氣候變化。
不過,學者及環團卻持不同意見。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客座教授黃子惠指出,生物炭雖與一般木炭不同,可改善土壤條件,相比起木炭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但因為仍是主要用作燃料,燃燒過程中必然會排出二氧化碳,故會加劇氣候變化。
綠色力量副主席文志森則推算,若處理中心每日處理30公噸園林廢物計算,利用廢木每日可生產的生物炭可多達3公噸,「700萬人一齊燒烤都無法燒完!」他擔心本港的吸納量有限,木碎出路不大,批評政府將碎木轉爲為生物炭及化肥的處理方法單一,環保不成反導致空氣污染,促請政府考慮更多元化的回收方法處理廢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