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劏房戶收入減半 嘆政府推輪候者津貼遠水難救近火

202011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施女士一家住劏房,租金佔去丈夫一半收入。(黃偉邦攝)
現年33歲的施女士與丈夫和一對子女住在荃灣劏房,輪候公屋至今超過3年仍未上樓。施女士表示,任職裝修工人的丈夫承擔一家開支,今年疫情爆發後,丈夫工作機會大減,月入由以往2萬至3萬元,跌至1萬多元;2月和8月更幾乎「無工開」,收入只有4000元,難以應付租金和日常開支。她希望政府實施租金管制以免租客被業主無理加租及政府加大抗疫力度,令丈夫有工開。
東網記者走進她們的劏房,居住環境倘算整潔,4人在100平方呎空間生活,空間狹窄。施女士訴說,租金高達6000元,幾乎佔去丈夫一半收入,由於收入不穩下,她選擇晚上街市收檔前買平價餸菜,避免外出娛樂,也減少購買零食和衣服給子女。
疫情期間丈夫獲政府派發抗疫基金1萬元援助及「N無津貼」,但一家生活仍入不敷支,夫妻二人的儲蓄已見底。由於疫情導致全港中小學停課,她需在家照顧7歲女兒和2歲兒子,因此無法外出幫補家計。她曾經讓兒子參加學前班,以便外出工作,但奈何此舉反而加重了經濟負擔,故最終亦選擇退學。
對於施政報告的紓困措施,施女士坦言對政府期望不大,除了希望可盡快獲派公屋「上樓」外,只寄望政府加大抗疫力度,令丈夫有工作機會,「一切以開到工為首,自己有手有腳,不需要政府的津貼和援助」。
施政報告出爐,政府為非居於公屋、無領取綜援、輪候公屋超過3年,及未被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一般申請住戶」(即2人或以上家庭和長者1人申請者)提供現金津貼,2021年年中起接受申請,並於7月開始派發。施女士一家合乎資格,消息指四人家庭預計可得3000港元津貼。施女士表示,有關津貼雖然有助幫補生計,但難解基層的燃眉之急。她表示,上個月申請了關愛基金,但要8星期才收到資助,基層家庭財政緊絀,根本等不及,希望政府的資助可以簡化、加快批核程序,否則遠水不能救近火。
近日爆發第四波疫情,丈夫所幸仍有工開,薪酬不足2萬港元,而兩個小朋友停課,她也需要在家照顧他們,無機會外出工作。日子雖然艱難,但她表示不會考慮申請綜援,希望可以靠自己生活。她續指,基層市民疫情期間一直過得辛苦,政府的紓困措施卻十分有限,難免對政府感到失望。疫情期間,反而是社區中心一直幫助他們,例如捐贈小朋友的衫褲鞋襪、口罩,也會派發食物包,助他們度過難關。目前,她沒有很大期許,「只希望一家人健健康康」。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