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園造紙廠爛尾變紙漿廠 政府硬撐因紙漿成本低有市場

202012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環保署代表回應指由於紙漿成本較做紙低,較適合設置在香港環保園。
屯門環保園近2公頃用地興建廢紙回收再造廠,原訂2023年投產,但最終傳出中標公司因成本過高而退標,政府一直未有回應,只是另起爐灶,提出在下年上半年進行招標,招標以設立紙漿生產設施。議員易志明今(28日)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問到有關紙漿廠一事,環保署代表回應指,由於紙漿成本較做紙低,所需的水與電少,較適合香港,與早前退標傳言原因不脛而走。
議員易志明表示,不明局方為何要設立紙漿廠而非造紙廠。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因外圍因素下全球做紙有新思維,在北美、東南亞亦有設立紙漿廠,可以出口,行銷全球,而且在當地所需的水、電、土地較低,在香港寸金尺土便較適合,預計紙漿生產設施於2024 年或之前開始運作。環境保護署副署長伍江美妮補充指,因應現時外地對廢紙進出口管制收緊,各地找新的回收模式,紙漿較生產做紙成本較低,一張A4紙含10%水分,紙漿則含50至60%水,在國際上再生原材料需求大,可幫助業界有持續發展,又指紙漿似乎「有需求、有市場、價錢好」。易志明指為何香港要出口紙漿,然後要外購紙章。
有指,當時中標造紙廠公司要兼顧水源、排污和電力需求,但廠房面積有限,難以滿足署方要求每年6萬公噸的廢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