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中大研發快速斷症技術 一幅眼底相即知患自閉症風險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系統失調的發育障礙,患者或自小出現社交溝通困難、局限重複的行爲、難以處理感官信息等,若可及早介入,治療效果會更佳,惟傳統診斷方式往往要花較長時間。香港中文大學以「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透過簡單拍攝兒童的「眼底相」,分析視網膜等眼睛特徵,即可快速斷症,技術的靈敏度和識別能力均高達90%,讓患者可及早介入治療。
中大研究團隊在3間匡智會屬下的特殊學校,招募46名6歲以上的自閉症個案;同時在社區的視光師協助下,邀請24名年齡介乎6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參加研究。研究人員利用儀器為所有參加者拍攝視網膜圖像,透過其「眼底相」,識別他們的視網膜特徵及神經纖維層有否變薄,以計算罹患自閉症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患者的視盤及視杯直徑明顯較一般人增大,而ARIA技術辨識自閉症患者的靈敏度及識別能力,分別達96%及91%。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資深護士及副主任黎明寶表示,傳統的自閉症診斷方式需時,因要等待兒童有穩定的行為表現,例如兒童是否具說話能力,才可為該兒童診症。當有穩定的表現時,兒童到醫院亦需等候輪症。在整個診斷過程,兒童與家長要進行一系列的問卷調查、訪談、行為觀察等等,保守估計一宗個案需要花數小時才完成診斷。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指,在ARIA技術下,只需花幾分鐘為兒童拍攝「眼底相」,再利用人工智能計算兒童患有自閉症的機率,較傳統診斷方式節省很多時間。徐指新技術並非要取代傳統診斷方式,而是希望以一個簡單快捷方法,評估兒童患有自閉症的風險,好讓兒童及早得到各種適切介入。
匡智會學校教育心理學家趙頌敏表示,患有自閉症的兒童若可在6歲前得到適切介入,患者康復的效果會更佳。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