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料下年度經濟正增長 惟存不確定性 重申對派錢有保留

202101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新冠疫苗面世可逐步改善今年經濟,預計下年度本地生產總值將出現正增長,惟內外圍環境仍存有不確定性,將為本港經濟帶來波動。對於社會上有要求派錢2萬紓困的聲音,陳茂波重申對全民派錢計劃有保留,當局必須「睇餸食飯謹慎啲」,保留實力以備不時之需。
陳茂波今早(9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政府於過去一年的疫情中已累積抗疫經驗,加上疫苗面世,展望疫苗的成效是今年本港經濟好轉的關鍵,相信會發揮一定作用。陳預計今年上半年將持續面對不少挑戰,但相信經濟環境會逐步好轉,令下半年有較大的經濟復甦動力。基於低基數效應,預計下年度全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將出現正增長。
然而,他指出,本港將持續受到內外圍環境所威脅,包括本地的抗疫成效。外在環境方面,因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而出現衰退,現時面對疫情反彈存有更大的不確定性,而外圍經濟將影響本港的外貿及外來投資,至於中美關係及地緣政治同時存在不確定性,會為香港經濟帶來波動。
有市民促請政府向全民派發2萬港元,以緩解市民面對的經濟壓力。陳指,經過去年經濟衰退,包括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高企,明白社會的「痛感」實存,惟當局仍需考慮存在的不確定性,例如去年向全民發放1萬港元時,只是預計全年赤字達致1,300多億港元,但隨着推出多輪抗疫措施,預計全年的財政赤字逾3,000億港元。同時,留意到去年的地緣政治及外圍環境緊張,新一年或出現「睇唔到嘅大挑戰」,認為須評估是否「一次過用晒啲彈藥」,抑或是保留實力,留至不時之需。
對於會否推出更多紓困措施,陳強調要考慮不同因素,以家中開飯為比喻,指「手頭鬆啲可以食得闊綽啲」,但必要時則要「睇餸食飯謹慎啲」,要綜合平衡各種紓困措施。有市民建議政府應設立失業援助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一直指將為政府財政帶來重大負擔,亦指疫情未見終點,始終堅拒推出臨時失業援助金。陳茂波亦強調政府的立場如一,希望在其他方面探索如何幫助市民。至於設立長期失業援助金方面,陳指將為政府帶來相當大的公共財政負擔,認為需考慮如何進行融資。
社會有聲音指希望可領取部分強積金供款,以應對眼前面對的經濟困境,陳茂波表示設立強積金的原意是為市民提供退休保障,成為市民退休的三大支柱之一,若然因面對短期困難而「拆鬆」,政府對此感到擔憂,將於其他方面再尋求方法。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