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新中藥複方醫腦退化症 臨床前試驗可改善認知記憶

202102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研究阿兹海默症藥物。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俗稱「老人癡呆症」(阿茲海默症)等腦退化性疾病愈來愈普遍,全球有2,660萬人罹患此病,但目前仍無法治愈。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研究名為「神經防禦方」的中藥新複方,有機會成為治療新曙光。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在全球佔所有認知障礙症個案約60%至70%,特徵包括腦內異常積聚的「β-澱粉樣蛋白」所形成的老年斑,以及「過度磷酸化Tau蛋白」在腦內異常沉積所形成的神經纖維纏結。浸大獲創新科技署資助120萬港元,於5年前開始着手研究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方。
研究團隊發現,傳統中藥配方「黃連解毒湯」,在剔除黃芩後,可明顯降低「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而「元胡止痛散」裏的主要中藥延胡索,則能降低「過度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於是,團隊結合剔除黃芩的「黃連解毒湯」,以及延胡索、丹參、鉤藤,成為治療阿茲海默症的中藥新複方「神經防禦方」。團隊進行的小鼠模型臨床前試驗亦顯示,小鼠服用複方後,腦內的「β-澱粉樣蛋白」聚集和異常「過度磷酸化Tau蛋白」的沉積水平,均明顯下降30%至40%,而服食較高劑量的小鼠,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其空間認知功能和記憶力大大提升。
領導研究的浸大中醫藥學院副院長及教學科研部教授李敏表示,中醫藥有固本培元的整體觀,可根據不同體質對症下藥,結合針灸、推拿、運動、食療等療法,在治療老年神經退化性疾病有一定優勢。研究團隊正與一些公司合作,開發新型治療慢性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中藥新藥,同時已為上述發明申請了美國及中國內地的專利,但預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行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