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鹿頸槍堡別具歷史價值 學者批港府未有重視倡保育

202103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界鹿頸山丘上,包括7座槍堡及至少6座僅容納一人的槍堡。(李華輝攝)
新一代港人生於安穩、富庶年代,未必了解本港曾經歷的戰亂慘況,其中較為人熟悉的俗稱「三年零八個月」日治時期,當中不少戰迹仍保留至今,卻往往遭人忽略。有學者用超過10年時間考證,認為目前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位於新界北區鹿頸山頭的槍堡建築群保存完好,惟一直未被重視及打理,期望政府能夠認真重視及復修。有議員批評政府失職,對古蹟保育力度不足,認為應盡快覆檢所有遺迹,並作出相應評級。
目前位於新界沙頭角鹿頸山頭,有一座約120米高的小丘, 當中包括7座槍堡及至少6座僅容納一人的衞星槍堡,並由一個通訊戰壕系統相連。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設系教授黎偉聰指,槍堡群具有凸出簷篷,而且部分面積較小,高度較矮,推算並非由英軍設計,並估計槍堡群於1941至1945年期間所建。他指,團隊經考察後,估計突擊游擊隊與日軍英勇抗戰後,被殺死及俘擄,日軍及後迫使當地居民建設槍堡群及觀察站,反映遺迹甚具歷史意義,見證抗日的歷史。
他又形容,槍堡通風不俗,而且比起英軍建造的更耐用,估計整個陣地能夠容納一百多人,其中槍堡大至面積達60呎或以上,能夠容納約10人,細則僅能容納一人棲身。他續指,建築群保存完好,並具相當規模,而且位置優美,風景漂亮,為狀態最為良好之日軍防禦構築,研究團隊過往10年多次考察地點,並上山進行修復工作,如除草等,故期望政府能夠以整個建築群為整體作出保育,進一步保育遺迹,同時增設便利交通配套,以方便市民到場參觀。
議員柯創盛批評,目前遺迹可謂買少見少 ,認為古蹟辦一直就保育及評級工作做得未夠完善,甚至狠批古蹟辦為失職及失責。他又認為局方應把握新科技發展,與時並進,透過科技如導航等在遺迹作出簡介,令下一代能夠了解歷史由來,同時重新覆檢所有遺迹,以防有漏網之魚。
古物古蹟辦事處回應指,古物諮詢委員會早於2009年按既定的6項評審準則即歷史價值、建築價值、組合價值、社會價值和地區價值、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將北區的「新界鹿頸機槍堡及觀測台」,共12項構築物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古蹟辦稱,有關機槍堡及觀測台的位置屬郊野公園範圍,其管理及維修由相關部門負責,並樂意就項目的維修保養、設立說明牌及增設步行徑等,從文物保育角度向管理部門提供技術意見,以確保已評級歷史建築得到妥善保護。古蹟辦續指,按現行的評級制度,如有確實與已評級的歷史建築或構築物文物價值有關的新資料,會按評級標準及需要,審視有關項目的文物價值及現行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