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防疫措施蝦窮人 研究:經濟匱乏市民身心健康更差

202103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人皆生而平等」,但政府的防疫措施卻在助長健康不平等的情況。香港中文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疫情下有21.3%人屬經濟匱乏人士,比疫情前急升逾4個百分點,而他們面對健康不平等(health inequality)的問題,包括身體及精神健康比非匱乏人士差。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鍾一諾指出,政府防疫措施是其中一個構成健康不平等的因素,例如午市堂食禁令對基層市民影響甚廣,不少人被逼在街上進食,促政府制訂政策時勿只考量功效主義,同時要考慮是否合符公平、自由等倫理因素。
外國疫情嚴峻,英國國家統計署數據顯示,較多確診者為低技術及低收入的前線員工,其感染新冠肺炎後的死亡率較高。為了解疫情相對較輕微的香港是否亦存在健康不平等,中大在去年4月20日至5月11日期間,訪問752名香港市民,並向受訪者詢問例如新年是否有足夠金錢封「利是」、生病會否有餘錢到診所求診等特定問題,界定受訪者是否匱乏(deprived),結果有21.3%人為匱乏人士,比2014/15年時高4.4個百分點,他們普遍面對健康不平等,包括其身體健康情況比非匱乏人士(non-deprived)差約15.4%,精神健康亦差約21.1%。
研究亦發現,與非匱乏人士相比,疫情對匱乏人士的影響亦相對較大。有32.3%貧窮人士表示,疫情期間被解僱或被削減工時等,相反只有13.8%非匱乏人士面對此問題。收入方面,有55.1%貧窮人士表示收入減少,比非匱乏人士多26.2個百分點。
不過,為何匱乏及非匱乏人士的健康會有如此差異?鍾一諾解釋,因前者本身較貧窮、教育程度不高、接收資訊的渠道較少,其工種亦往往須接觸較多人,部分抗疫措施包括禁午市堂食、封區等,對基層影響較大,令他們生理及精神健康均遜其他人。
鍾指出,政府制訂政策時,不應以功效主義作主導,同時應考慮公共衞生倫理,例如政策有否侵犯人身自由、個人私隱、是否每個人均獲公平對待等。他以禁午市堂食為例,措施對辦公室工作的人士而言,可能影響不大,但對於沒有固定工作地點的基層而言,卻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建議政府在制訂措施時,要考慮5個要素,包括措施是否有效、效益是否合符比例、措施是否必要、措施對人的侵犯是否最小化,以及要向公眾交代為何實行此措施,呼籲如某一措施得不到公眾認可,政府應要面對群眾,從善如流。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