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設公社科培訓課程 劉智鵬闡釋不平等條約由來

202106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教育局邀請劉智鵬主講其中一堂的公社科增益培訓課程。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將在今年9月於中四級起逐步取代通識教育科,教育局本月起舉辦多場「知識增益系列」教師網上培訓課程,而今(1日)則由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主講,主題為「從三條不平等條約看香港問題的由來」。他先從中華文化根源、歷史淵源說起,再解釋香港問題的由來是因英國在19世紀以武力及外交手段脅迫清政府不平等條約,先後割讓及租借多個地方,令香港置於英國殖民政府的管治下,產生香港問題。
劉智鵬指,約7000年前即新石器時代中期,香港已有先民在這片土地勞動生息,而在公元前214年,香港所在地與番禺治地相接,歸番禺管轄。在南越國93年的管治期內,香港地區屬南越國管轄。其後,公元前約111年,漢武帝時有將軍平定南越國,南越國土重新納入中國大一統王朝彊域,香港地區回歸番禺縣管轄。
劉智鵬重申,香港問題的由來,是因英國在19世紀以武力及外交手段脅迫清政府政府不平等條約,先後割讓及租借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令香港置於英國殖民政府的管治下,產生香港問題。香港問題是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問題。
劉向出席教師指,相信學生在中三時已學過3條不平等條約,包括《北京條約》、《南京條約》及《拓展香港界址專條》的相關知識,教學時不用太複雜,只需提及3條條約的由來。他又指,顧名思義條約就是不平等,簽約談判過程中一方或多方強迫對方簽署,而締約國沒有對等的談判地位,而條約內容反映不平等的權利義務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