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平面本世紀末料上升至1.08米 明日大嶼擬設弱波石應對風浪 

2021060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近年鼓吹填海造地,增加土地供應。
政府近年鼓吹填海造地,但填海而來的土地不時被質疑難抵極端天氣及全球水位上升的挑戰。土木工程處副處長黃志斌表示,參考國際氣候報告數據,推算本港於本世紀末平均海平面高度,最多可能上升至約1.08米,認為本港目前填海技術已足以應付。技術中尤以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使用的弱波石效果較顯著,有助減低越堤浪沖力,可考慮在「明日大嶼」項目的南段設置。該處亦有意在新填海區發展「兩用」海濱,即平日作為海濱提供康樂活動,在極端天氣時則化為緩衝區。
黃志斌表示,現今填海技術有所進步,提高於不同選址填海的可行性。對於「明日大嶼」項目,他指出項目的東、西、北方均有屏障,但若有極端天氣時,風浪可能由在南面攻入,故在該處填海時或需填高一些,以及放置弱波石應對風浪。
黃志斌指出,留意到社會有聲音憂慮未來出現極端天氣的頻率將會增加,他指出本港過去都面對不同類型的極端天氣,處方綜合經驗後已有一系列方案,確保日後的填海項目能夠應付。該處同時關注水位上升問題,面對上述挑戰,黃指首先須確保海事設施結構足夠穩固,可於沿岸地方設弱波石、堆石海堤、直立式海堤及擋浪牆等。而海岸結構設計方面,黃志斌指可於沿岸建立排水系統應對越堤浪,可考慮參考如美國紐約等海外例子,在沿岸新發展區域預留空間化作緩衝區,平日則是海濱長廊或公園等公共空間。
對於未來將有多個填海項目正待發展,黃志斌指處方不排除在個別大型填海項目,考慮能抵禦逾百年一遇極端天氣的規格,作為項目設計標準,加強對沿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