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無心推動 誇口傷健共融 低地台小巴全港得3架

202106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推行逾3年的低地台小巴試驗計劃經常被指使用量低而原地踏步,至今仍只得3輛低地台小巴行走醫院路線。惟東網實地調查後發現低地台小巴需求甚殷,當中港島區往瑪麗醫院的專線出現輪椅客「爭崩頭」情況,有輪椅人士上不到低地台小巴,索性由家人托着輪椅擠上普通小巴;今年二月才營運的瑪嘉烈醫院專線班次疏落,司機則指每日最多9名輪椅客乘搭。團體及業界皆指政府無心推動,無協助業界增購車輛等致使計劃出現惡性循環,促提供誘因配合政策,逐步增加低地台小巴數量實踐共融。
記者連日觀察,其中行走堅尼地城至瑪麗醫院的54M線低地台小巴需求甚殷,中午時分,半小時一班的小巴甫到達,就有輪椅使用者由家人推着上車;有時輪椅人士較多,有家屬連普通小巴亦照上,將整架輪椅摺疊後再托上車,更有普通小巴出現一車兩輪椅的現象。青衣碼頭開往瑪嘉烈醫院的413線小巴今年2月才增設地地台小巴服務,小巴司機稱此車預約情況繁忙,最多一天有9名輪椅使用者預約乘搭,平日亦有3至4名。至於由馬鞍山錦英苑開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808線,卻被指經常「無影」,有司機指該車要經常維修保養,唯一的低地台小巴故障後,輪椅人士便無從使用。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蘇永通指出,運輸署要求小巴營辦商提供一輛低地台小巴,加上該類小巴車價及保養昂貴,故營辦商合乎最低要求後便無意欲增車。堅毅忍者‧障殘人士國際互助協會總幹事王素琴則認為,政府無力推廣,業界無意欲購車,輪椅人士無從得知何處乘車,致令低地台小巴計劃出現惡性循環,認為政府應為業界提供更大誘因及資助,讓業界淘汰舊車時直接改用低地台小巴。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亦指,低地台小巴造價相當於兩輛普通小巴,冀政府提供更多誘因協助業界換車,如補助車價及燃料費,入口稅減免等。
運輸署發言人指,署方已就試驗計劃下的54M及808線的成效及效能進行檢討,初步結果顯示,市民及業界均認同目前人口老化,以及為配合「無障礙運輸」理念,確有需要廣泛應用低地台小巴,正與汽車製造商進一步研究適合的車輛型號,並就如何於公共小巴落實及推廣「無障礙運輸」諮詢各持份者,而兩條路線服務至今,收到9宗相關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