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容屬香港居民非本地醫生來港執業 議員質疑關卡太多

202106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不少議員認為草案所設關卡太多,難吸引海外醫生到港執業。
政府本月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讓符合特定條件、屬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可在港註冊執業,紓緩本地醫生人手不足情況。有議員今(23日)認為只容許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執業,難招聘更多優秀海外醫生到港執業。另外有議員關注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何時動用權力,向「特別註冊委員會」發出指令,憂會違反專業自主,惟在場的副局長徐德義未能清楚解釋,引來議員不滿。
《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今早召開會議,議員葛珮帆認為條例中仍設太多關卡,認為應開放全球招聘,又指有下級醫生投訴工作量太多,最後出現惡性循環令人才流失,強調政府修例同時,醫管局亦應改革架構及管理制度。議員何君堯表示,局方應就有關醫生與人手的比例,參考新加坡及美國等國家數據,就香港需要的醫生人手訂立指標。他又認為不應設立「特別註冊委員會」,因會減慢招聘過程,建議醫管局與醫務委員會開設新途徑,招募海外著名醫生。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有關機制的設計已非常簡單,只是設立「特別註冊委員會」,基於客觀標準列出合資格院校名單。他又指,局方關注如何吸引海外醫生到港執業,故籌備修例時已參考新加坡及澳洲的例子,了解如何吸引初級、未受訓練醫生或資深的專家醫生。
徐又指難以估算通過草案後,有關措施解決醫生人手短缺的效果,強調要多管齊下、循序漸進改善香港醫療服務。當局預計「特別註冊委員會」需以1年時間訂定認可醫學資格名單,但其中工作繁複,希望可盡快令制度運行。
至於醫管局醫生人手方面的數字,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楊諦岡指,過去3年醫生流失率由6.4%下降至最近約4.1%,由370多位醫生下降至250多人,強調局方有措施增加及挽留人才,過去5年累計醫生人數淨增長為約700人。
另外,草案建議食衞局局長可向「特別註冊委員會」發出指令,惟有關舉措必須基於公眾利益,而指令須關乎特別註冊委員會的職能。醫學界議員陳沛然對此感憂慮,關注局長在何情況下發出指令,又指如局長並非醫生出身,擔心會有違《基本法》中規定的專業自主。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衞生)關如璧強調,有關條文只為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舉例指如委員會未能訂立認可醫學資格名單,局長可發出指令要求委員會在限期內完成。徐德義則指相關例子只屬程序問題,相信可「專業決定專業」,又指局方已按字面解釋沒有補充。陳反駁,委員會成員由特首委任,料不會出現上述情況,難以理解及接受徐的回應,認為對方仍未能解釋局方為何需要動用有關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