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傑案教授續作供 稱「光時」意指挑戰中國政府管治
202107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唐英傑涉嫌違反國安法案件,今日續審。
23歲青年唐英傑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駕駛插有「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電單車衝擊警方防線、並撞傷3名警員之案件,今(5日)繼續在高院審訊。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作為控方專家證人繼續作供,他分析指「光時」口號在前年反修例示威活動中多次出現,其語境與5年前梁天琦所說時相同,都表示要挑戰中國政府對香港的管治。
控方繼續傳召劉智鵬教授作供。劉分析政治口號「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的起源,指口號的始創者是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梁天琦。該組織主張香港本土與周邊的地域及族群沒有關係,並爭取「香港人自己處理香港事」的政治目標。劉遂指出,梁與黃台仰曾展開討論,當時黃提出勇武抗爭、打倒港共政府、為香港人帶來改變及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梁聽後表示認同。故以上觀點可視為梁的政治理念的總結。
劉教授又指,由前年6月9日直至案發當天,有「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口號出現的日子多達218日。例如前年7月25日示威者聚集在中聯辦門前,他們叫喊口號,又圖鴉「支聯辦」字句,劉認為將中國稱呼為「支那」,等於把自己當成外國人去看待中國,而口號正是挑戰中國政權,其語境與5年前梁天琦所說時相同。此外,多次示威活動中除了出現涉案口號,亦有人叫喊「驅逐中共」、「香港獨立」等其他口號,並伴隨破壞社會秩序及毀壞公物的行為。
劉亦有分析兩名辯方專家證人的報告,指出對方就「光復」及「革命」兩詞欠缺歷史層面的考慮。劉指出,例如「革命」是中國原有的詞語,可追溯至商周時間。即使晚清時直接用「革命」來翻譯英語「Revolution 」,使廣義包括有突破性的發展,惟「革命」一詞在中國的用法,依然主要形容政治。故此根據詞語的慣常用法,「光時」應理解為用武力去推翻舊政權。雖然劉認同辯方專家以社會科學及文化角度去分析口號,有別於自己採用的歷史學,故亦說不出對方的觀點必定是錯誤。但劉強調,詞彙具有約定俗成的特點,任何研究方法都須先回應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