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P危險性高易爆炸 製造難度低獲恐怖分子「歡心」

202107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警方2019年在荃灣破獲一個武器庫及炸藥工場,檢逾1公斤TATP炸藥。
TATP化學名稱為「三過氧化三丙酮」,屬白色晶體狀的烈性炸藥,本身只需很少能量便能引爆,由於性質敏感,故此極容易發生爆炸。TATP爆炸時不產生火燄,但能產生連續化學反應,一個TATP分子可產生4個氣體分子,2克TATP便可產生爆炸,數百克更可在不到1秒內產生數千升氣體,其高爆炸性對公眾極為危險,而它近年備受恐怖分子「青睞」,在2005年7月倫敦連環恐襲更成為「主角」,造成至少56人死亡的慘劇。
有化學專家表示,TATP原材料一般在化工舖及化工廠均可購得,加上其價格便宜,製作炸藥的化學合成過程不算複雜,亦不需要特別的器材及設備,種種因素令它成為恐怖分子喜歡選用的炸藥。另外,由於TATP原材料是液體,經多個步驟及加熱後方會變為固體,過程中如溫度太高,則會變成氣體引發爆炸,而不穩定的性質亦令自行製作的過程中易生意外。至於爆炸威力,則要視乎四周的環境而定。
過去反修例風波激起連串示威衝突,當中亦有激進示威者企圖利用炸藥造成大量傷亡。2019年7月,警方在荃灣一個由「香港民族陣綫」成員盧溢燊租用的工廈單位內,搜出約1公斤TATP原材料。盧早前承認一項存有炸藥意圖損害生命或財產罪,今年4月23日被高院法官陳慶偉判監12年,成為自前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事件至今判刑最重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