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缺信心致回收率偏低 消委會倡當局提供經濟誘因

202107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黃鳳嫺(右)倡當局提供經濟誘因,吸引市民參與回收。
港府近年不斷推廣可持續消費,以推動市民消費時減少造成環境污染。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今(28日)稱,港人對可持續消費認知度上升,但因對回收政策失去信心,導致未能貫徹實踐,倡當局提供經濟誘因,吸引市民參與回收。本港沒有訂立《消費者保障法例》,她冀港府盡快全面落實冷靜期法例及加強規管商品標籤,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
黃鳳嫺指出,港人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及支持度上升,但礙於資訊不足、產品昂貴等,加上不時有回收物被發現棄置在堆填區,市民對回收政策失去信心,令本港塑膠及廢紙回收率低於全球水平。她認為,消費者十分現實,若有「着數」,自然會提升回收垃圾的推動力;建議當局參考外國環保政策,提供現金回贈等經濟誘因,完善社區回收設施及資訊網絡,並加強宣傳教育,推動企業在商品生產及設計上落實相關理念。
黃又提到,香港是一個「高消費、高消耗」城市,港人容易在物質誘惑下過度消費,亦有不少年輕人習慣「先使未來錢」,她呼籲家長及學校從小培養年輕人的正確消費態度。另外,本港沒有訂立《消費者保障法例》,主要透過《商品說明條例》或個別行業法例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保障尚算不錯,但她認為,港府應與時並進,全面落實冷靜期法例,加強商品標籤規管,並因應手機遊戲普及情況,而重新檢視《賭博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