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覽「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 50組互動展品供體驗

202107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建立骨架結構區」可一睹《怪獸大學》毛毛的虛擬骨骼。
彼思動畫一直廣受港人歡迎,而香港科學館明(30日)起舉行全新專題展覽「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市民除了可與一眾深受歡迎的電影角色的塑像「打卡」外,更能一睹獨特的電影製作過程,深入了解彼思動畫的美術人員和電腦科學家如何結合藝術和科技,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精彩動畫。
展覽將呈現彼思動畫製作過程中的8個技術程序,包括建構模型、建立骨架結構、建構表面、布景與攝影、角色動作製作、模擬、燈光和成像製作。市民可透過逾50組有趣的互動展品、實物模型及錄像節目,親身體驗動畫製作流程中不同崗位和工作,例如化身動畫師,利用虛擬骨骼使角色擺出不同姿勢;成為燈光師,嘗試為《海底奇兵》的多莉調校出最適合的燈光效果。
館內亦有多個彼思電影角色的塑像供市民「打卡」合照,包括《反斗奇兵》的巴斯光年、《怪獸大學》的毛毛和大眼仔、《超人特工隊》柏氏一家和E夫人等。
彼思動畫製作室35年來創作多部突破性電影,包括全球首部全電腦動畫製作電影《反斗奇兵》,一直深受大眾喜愛。這次展覽將以全新角度,向公眾展示彼思動畫成功背後,如何巧妙融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即STEAM)概念,創造出生動可愛的角色和逼真場面。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科學館籌劃、美國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和彼思動畫製作室共同策劃製作,並獲華特迪士尼(香港)有限公司支持。
展覽將在明日起至12月1日於科學館地下展覽廳舉行。科學館提醒,所有參觀此展覽人士必須透過展覽網頁預約入場時間。預約系統即日起接受登記,可供預約未來7天之入場時段。成功預約者需於參觀當日向在場職員出示確認電郵內的二維碼,並在票務處即場購買門票或博物館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