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削公院醫護人才 團體憂護士青黃不接

202108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移民潮波及多個專業界別,包括公立醫院醫護。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源志敏今早(24日)表示,其協會去年調查發現,700名會員中有過半人稱正準備或考慮移民,當中7成人入職5至10年,經驗較豐富,擔心將出現青黃不接情況,希望當局正視。此外,有指醫管局下月將建議延長醫護退休年齡至65歲以挽留人手,有護理人員及支援職系對此表示歡迎。
源志敏指,護協去年11月曾進行問卷調查,不少人表示正考慮移民,當中不乏經驗較豐富的護士,最受影響是危重病科,包括深切治療部。他指,公院護士人手流失不是新鮮事,但過去大部分都到私營市場或護老院工作,他預計現時正準備或考慮移民的護士只會有增無減,關係整個香港的護士人手縮減。
他形容,本港護士十分「搶手」,因其專業水準高、口碑好,大部份訓練以英文溝通,故西方國家多數承認。源志敏估計,本港將出現護士青黃不接問題,建議港府需加強大學及專科護士培訓 。
被問到延長退休年齡能否紓緩離職情況,源志敏直言「做總好過不做」,以往醫管局有退休重聘計劃,但需要每年接受評估來續約,以及需重返做臨床工作,對資深護士的吸引力不大,故今次延長退休年齡,相對穩定性較高,也可以繼續做自己崗位的工作,相信會較受歡迎。
醫管局支援職系員工協會主席吳偉玲表示,支援職系員工的流失率約為5%至10%,原因包括退休和移民,擔心對病房運作會構成影響。對於當局有意延長醫護退休年齡,她呼籲需提供彈性,即使部分員工只願意做多2至3年,亦要提供退休後醫療福利。
香港非緊急救護服務員工協會主席吳城坤表示,退休重聘計畫很大程度取決於主管取態,而非人手問題,如果延長醫護退休年齡可按規例續任員工,對員工而言是長遠的保障。
醫管局回覆指,十分關注公立醫院的醫護人手情況,因此已制訂一系列措施以吸引和挽留醫護人手。此外,按照今年三月的推算數字,未來兩個年度,將屆退休年齡的醫生共有141人,護士有741人,專職醫療人員則有2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