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學界:無教科書恐踩紅線

202109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學年今日(9月1日)展開,取代高中通識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亦於中四年級正式教授。不過,該科推行過速,料今年內學生都要面對有科目、卻無教科書的學習困境,教育局預計最快明年才能出版該科教科書。教師暫只能參考教育局提供的網上教學資源,以及沿用原通識科教學資料,有任教該科的教師表示,為免觸及教學「紅線」,尋找及使用課外資料時會更為謹慎,以免使用錯誤,甚或違法的資料。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8月31日)則向全港中學發函,指開辦了一系列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會發放一筆過津貼支援學校推行公社科教育。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有3大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將率先在中四教授,課題包括「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國家情況與國民身份認同,以及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教育局今年陸續上載教材,但當中只有「『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的全部教材已全數推出,供教師參考。
中學教師、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李偉雄表示,教師對於任教新的公民科己有準備,以他任教的學校為例,基本上通識科教師均任教了10年以上,首個課題如「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等屬較多參考資料的部分,而教師亦有參加教育局的相關講座,相信在掌握。由於未有教科書可供參考,教師需在多方面自行準備。李舉例指,公民科的考核形式有所改變,例如有多項選擇題(MC),因此教師要自行出題供學生練習,故對教師來說甚花工夫。
由於暫沒有教科書,有人擔憂「教錯、講錯」,李偉雄指,科組在採用教材或課外資料時,可先開會討論,讓更多人先去審視有關資料,「(資料)由2、3個人看過,減少因睇漏而出錯的機會。」
李求恩紀念中學資深通識科教師劉志鈞表示,過去數月該校教師為公民科準備校本教材,雖然局方學科資料供參考,但未有提過哪些知識是「對學生來說比較重要、一定要識」,因此教師須多次討論,該校有參考考試及評核局早前上載的樣本試題,出工作紙及試卷,以預備在10至11月舉行測驗,出題方面問題不大。
劉坦言,以往通識科着重學生的多角度思考,但在新課程下,部分內容若從多角度思考或會有風險,例如涉及國家安全議題,就未必適用分析事件利、弊兩面。他又指,學生本身對一些議題有想法,「價值觀不夠正面」,教師亦需為他們建立正確價值觀而多花工夫。
李及劉亦指,由於公民科的課節不如通識科多,原先任教通識科的教師可能要多兼教其他科目,如中國歷史、地理、歷史、旅遊與款待,或是初中生活與社會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