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房委會起樓慢礙公屋輪候擬「罰款」 傳林鄭將晤地產商研房策
202110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日前公布,特首林鄭月娥被質疑,施政報告集中於願景,是否政府已再無短期新招。林鄭今(10日)表示,短期措施有過渡性房屋和租金津貼等。政府提出為輪候公屋超過3年、沒有領取綜援的一般公屋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林鄭指不排除由房屋委員會負責支付,望成為加快建屋的推動力。有傳林鄭於本周二(12日)約見各大地產商代表到政府總部會面,商討施政報告內的土地房屋措施。
林鄭指,香港社會過去2年混亂,現時終於回歸正軌,希望報告能為市民帶來希望,承認難保市民會出現落差,令人感覺是「假大空」。她指政府推出一系列短期措施如過渡性房屋、租管等,亦有不少措施釋放私人土地。
對於另一個短期方案,為劏房戶提供現金津貼,她指施政報告強調管治和負責任,而建屋和3年上樓正正是房委會的責任,她認為未來若由房委會支付租金津貼的金額,相信房委會有更大動力建屋。
林鄭指,對於一般輪候的家庭,政府雖然講過要3年上樓,但現時做不到,因此給予現金津貼令他們能自力更生,否則他們有機會跌入綜援制度,政府仍是要給予租金津貼。
她表示,考慮未來有關津貼由房委會支付,一旦房屋「起得慢」,房委會就要支付更多津貼,因此期望可令房委會有更多動力「起快點」,以盡快達致3年上樓。她表示,會與運輸及房屋局長檢視壓縮建屋時間,期望房委會可以建立更實在的問責精神,亦是提升管治重要一環。
在「北部都會區」方面,有人擔心深圳的發展可能未能配合。林鄭回應指深圳過去40年發展驚人,反而應該擔心深圳走得太前,已經不需要香港,她又指深圳政府態度正面,但仍需中央政府提供更多政策配合。
她又指,北部都會區的公私營房屋比率一定會比現時的7比3多,惟在公營房屋中,希望提供更多單位讓市民置業。但建屋則要收回土地,她指政府的收地賠償和安置安排已大有進步,但因現時新界收地價錢的標準,乃視乎該幅土地被收回後的用途,難免令人感到不公,政府將再作檢討。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明白政府是想鼓勵加快起樓進度,但有關做法似是將房委會當作上樓慢的罪魁禍首,加上就算現金津貼由房委會發放,但其實現金津貼本身屬公帑,因此有關說法不太準確,政府本身就有加快市民上樓的責任。
招又指,不少土地供應在政府手上,就算房委會持有一些土地,要將「生地」變成「熟地」亦需時檢視。他認為,政府在施政報告亦有提到壓縮一些土地開發流程,相信亦可加快建屋。他亦建議增加現金津貼的金額,進一步紓緩基層家庭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