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心衰竭患者管理病情欠佳 團體推網站助監測

202110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團體製作一系列教育資訊,助患者及醫生線上線下同步管理。(陳曉雋攝)
有調查發現,前線醫生認為83%的心臟衰竭患者未有良好管理病情,有七成的醫生認為患者在飲食控制欠佳,亦有約八成醫生認為單靠病歷及患者口述不足以了解病情變化,認同系統性定期紀錄病徵能加強患者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團體推出自我測試網站,盼推動患者自我管理及記錄病徵變化。
心臟健康關注團體「關心您的心」在8月至9月間訪問了94名前線醫生,發現只有17%受訪醫生認同患者能良好管理病情,管理上不足之處甚多,飲食控制欠佳、欠缺有系統的自我紀錄、缺乏集中心臟管理中心佔多數,亦有患者未能有效表達病徵或病情嚴重性、藥物依從性低、體能活動不足等。
心臟科專科劉柱柏醫生表示,部分患者未能按照醫生建議,控制鈉及水分的攝取量。亦有患者對藥物了解不足而自行停藥,令心臟衰竭的病況惡化。他強調,患者若能控制飲食,配合新的「ABC+S」4類藥物,包括新加入的SGLT2抑制劑藥物組合治療,有助穩定病情、降低入院機會或死亡風險。
研究又指,有81%醫生認為單靠病歷及患者口述不足夠了解病情變化,分別有85%、67%及66%認同系統性定期紀錄病徵能加強自我管理的積極性、有助醫生監察病情及制訂合適的醫療方案、減少緊急入院。受訪者認為加強疾病及藥物資訊、增設集中心臟管理中心及提供病徵監測紀錄表均有助控制病情。
31歲蕭小姐同時患有第一型糖尿病及第二心臟衰竭。她指2至3年前因感冒而大病一場,初時沒為意與心臟病有關,惟後來雙腳腫脹、氣喘、夜咳致無法躺平睡覺,求診後才驚覺確診冠心病,血管栓塞情況嚴重。蕭小姐稱,對病情管理認知不多,只會量度血壓並控制水分攝取量,亦不清楚需服用的5至6種心臟病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從事文職的她希望坊間能夠一站式提供藥物及生活的資訊,助她管理病情。
團體聯同17名前線心臟科專科醫生,製作一系列教育資訊,助患者線上線下同步管理,包括設有自我測試的互動網站,讓公眾了解自己的風險及監測病徵,以及設線上線下紀錄冊,鼓勵患者有系統地記錄每周病徵及體重變化,於覆診時交予醫生檢閱,方便監察治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