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7個癌症病人有1個因疫情延誤手術 中大指本港影響輕微

202110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研究結果反映,面對公共衞生危機時,各國醫療機構須建立一個穩健的醫療系統。
由逾5,000個外科及麻醉科專家組成的國際組織COVIDSurg Collaborative最近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的研究發現,全球每7個癌症患者中就有1個因為新冠疫情期間封城而錯過了接受非緊急手術的時間,或影響他們的治療進度及生存機會。參與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表示,香港疫情高峰期時,診斷服務和手術室都受到輕微影響,但癌症患者仍屬優先處理組別,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在最少延遲下接受治療,部分非緊急手術就須延期。
研究包括全球61個國家、2萬多個患有15種最常見實體腫瘤的癌症病人數據。團隊發現封城影響深遠,15%病人因為疫情衍生的各種原因而沒有如期接受外科手術,由確診起計平均已跟進5.4個月。而接受了手術的病人亦出現手術期延誤的狀況,在封城下,有23.8%的病人由確診至接受手術需要等候超過12個星期,相對一般或較寬鬆的防疫限制下,比例增加超過一倍。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吳兆文表示,外科手術是大部分癌症治療的第一步,可防止腫瘤繼續生長或轉移。以大腸癌為例,早期可以單用手術將癌細胞切除,愈早進行手術愈理想,延誤可能會對患者造成長遠負面影響。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二葉香織指出,為了減低傳播風險,現時的手術需要遵從更嚴格的防疫規則及手術室配置,每日可以進行的手術數目亦有限制。要平衡緊急手術及非緊急手術的容量,是新冠疫情以來最大的醫療挑戰之一。
COVIDSurg Collaborative則稱,研究結果反映,面對公共衞生危機時,各國醫療機構須建立一個穩健的醫療系統及設備,確保非緊急手術可以不受干擾,持續、如期進行。此研究可讓各國政府參考,在制定防疫及封城政策時增加醫療服務的彈性。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