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鏈球菌個案近月飆升 錄7死38人留院 醫生指極不尋常

202110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衞生防護中心前日(18日)公布,過去40天接獲醫院管理局通報有79名住院病人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較過去3年,即2019至2021年8月錄得每月介乎9至26宗個案大幅增長。醫管局表示,79宗感染個案中有7人死亡,38人留醫,34人出院。有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認為,此症死亡率介乎6.5%至11%,本港的死亡率與文獻相若,但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爆發的情況相當罕見,可以說是「大件事」,市民應予以重視,處理淡水魚時要加倍小心。
中心早前公布,今年9月至10月10日期間,合共錄得79宗個案,涉及42男、37女,年齡介乎1個月大至96歲,他們主要出現敗血症、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或膿腫/蜂窩組織炎等。經調查顯示,部分病人病發前曾接觸淡水魚,包括鯇魚,當中部分人報稱處理未經烹煮的淡水魚時手部帶有傷口,或因此導致感染。中心到部分患者曾到訪的荃灣楊屋道街市及元朗「雞地佳得香港實業有限公司」採集環境樣本及魚樣本,經化驗後屬血清三型基因序列型283(ST283),與最少32宗個案脗合。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認為,本港短時間內出現多達79人的爆發極不尋常,市民應予以重視。他表示,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是常見的細菌,但鮮有爆發出現,患者通常是個別的懷孕婦女或初生嬰兒,如懷孕初期於泌尿系統發現侵入性乙型鏈球菌,醫生就會處方抗生素,減低對胎兒的影響。另一個感染途徑就是進食或處理未有徹底煮熟的淡水魚。由於該菌無抗藥性,所以醫治並不困難,但若大腦受感染,出現炎症,就要處方高劑量的抗生素,療程或長達1至2個月。
林續指,此症的死亡率介乎6.5%至11%,視乎患者本身的抵抗力,如果是長者或免疫系統差的長期病患者,就容易出現敗血症、肺炎等嚴重併發症。而本港79名患者中,有7人死亡,死亡率為8.8%,與文獻紀錄相若。他建議市民避免生食淡水魚,其中華人常食的生滾粥頗容易出現魚、肉未煮熟的情況,市民應加倍小心,必需徹底煮熟方可食用。相關從業員應避免徒手接觸生魚,如不慎出現傷口,應馬上妥善消毒及處理,切勿延遲就醫。只要做足以上預防措施,就無須過分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