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為高危群組檢丙肝 逾7成參與者驗出病毒 治愈率達9成

202111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大團隊開放WhatsApp專線接受隸屬高危群組的公眾人士報名。(李志湧攝)
本港約有2.2萬名丙型肝炎患者,由於病徵不明顯,再加上過往丙肝藥物療效不彰,診斷及治愈率皆不理想,也難以透過大型篩查找出患者。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的研究團隊2019年起,以「目標群組消除」策略進行丙肝篩檢先導計劃,透過非牟利團體接觸曾共用針筒的人士,進行篩檢及安排治療,截至今年8月已為231人進行篩檢,確診率逾70%,並大大縮短治療期及透過新藥提升治愈率。
領導這項研究計劃的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副系主任、腸胃肝臟科主任兼講座教授袁孟峰指出,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致,一般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播,如共用針筒、性接觸、母嬰傳播等,但病徵不明顯,所以不少患者選擇忽視及延誤治療。如不及早接受治療,約30%患者會患上肝硬化及肝癌。如曾注射毒品、曾輸入受感染的血液、紋身或穿環時使用未徹底消毒的刺針,以及艾滋病患者,都是高危人士。
袁續指,傳統的聚乙二醇干擾素及利巴韋林療法治愈率低、療程長、副作用多,不少患者無法完成。不過,最新的直接抗病毒藥物(DAA)的治愈率達到90%,療程只需2至3個月,副作用輕微,不論病情如何都可以服用,愈早治療效果愈顯著。醫管局已於去年10月起全面使用DAA藥物。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醫生表示,團隊於2019年第3季開始先導計劃,到中途宿舍及復康中心為正進行藥物復康療程,並曾共用針筒的人士進行篩檢,如確診丙肝,將獲轉介到門診進行DAA療程。截至2021年8月,合共有231人接受篩檢,其中逾70%確診丙肝,74人接受治療。由於有專業團隊跟進,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大幅縮短近70%,由原來的175天縮短至56天。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後,治愈率也達90.6%,與預期相若。
麥續指,早前受新冠疫情影響,再加上部分患者入獄、離境、無法聯絡等因素,最後完成治療的人不足一半,團隊未來會繼續努力與復康機構溝通、合作,冀提升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展望未來,團隊將擴大檢測對象至曾入獄或濫用藥物人士等,並設立通訊軟件WhatsApp專線接受隸屬高危群組的公眾人士報名,目標年底前為480人進行檢測。袁呼籲高危人士盡快接受篩檢及治療,降低日後患上肝硬化及癌症的機會,也減少在社區傳播病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