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胸口痛入院後不治 專家指心肌炎難測
21歲少女蘇潔茵因胸口痛,在2017年1月4日到瑪嘉烈醫院求醫,在抽骨髓檢查前突然心臟停頓,雖然搶救成功,但終在22天後去世。死因庭今天(18日)繼續就事件展開研訊,心臟科專科醫生譚樂忍以專家證人身份作供,指死者患急性、暴發性病毒心肌炎而猝死,並因臥床而引發肺炎、橫紋肌溶解症及缺血性腦損傷,而死者惡化的情況來得很急、很快、並致命。
譚醫生指根據院方「牌板」,醫院在死者入院初期未能判斷死者患急性心肌炎,因她沒有太多表徵,加上死者血液呈酸性、白血球指數上升、表現得神志不清,都與感染有關,故醫生當時考慮死者可能患中央神經感染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心肌炎難以在一開始被發現,要為病人做心臟組織取樣後才能確診,但一般人並不會冒險做這個入侵性檢查,故只能以排除法找出患者。
早前作供的內科病房醫生鄧宇軒曾處方抗生素「羅氏芬」及抗病毒藥「阿昔洛韋」,而深切治療部在近10小時後為死者注射抗生素,但取消抗病毒藥。譚醫生指,鄧當時處方這兩種藥,是考慮死者可能有中樞神經感染,並非為治療心肌炎。譚續指,指引沒指明必須處方抗病毒藥,而抗生素主要處理肺炎等細菌感染,並不能對心肌炎起治療作用。死者的情況亦不適合用其他藥物治療心肌炎,只能用人工心肺機帶她回復狀態,期望有一天循環系統回復正常或等待換心,但也有可能會變成慢性心臟衰竭,或捱不住離世。譚醫生指急性心肌炎在病發首60天的死亡率達25%。
譚醫生指,死者的病情變化之快令他意外。一般急性心肌炎患者在病發首1周至1個月內會感不適而看醫生,而死者在病發後第2天已經入院,並在同日心跳4次停頓,可見死者的病情變化大。
入院當日中午,內科病房醫生王華鈦曾指示要為死者驗血,但醫護人員超過3小時後才為死者抽血,譚表示「我希望會早啲」,認為早些抽血可早些掌握更多資訊,及早提高警覺,向心臟問題方向考慮。但譚強調早些抽血得出的心臟酵素指數會有不同,可能同樣難以斷症。不過當日傍晚約6時出爐的驗血報告顯示死者的心臟酵素達775單位,而正常人應少於1個單位,死者的指數與小型心機梗塞或心肌炎的情況脗合,譚不知為何此項數據未受醫生關注。
早前作供的鄧醫生及崔詠儀護士都指死者在當日傍晚曾一度神志不清及亂吐口水,死者父親則指死者曾經「嘔到好似嘔血」。譚估計死者當時十分不適,但又不懂表達,在壓力之下「嘔得緊要」,導致黏膜受損或者胃出血亦屬正常。譚指心肌炎並不會引致神志不清,除非病毒感染腦部,故當時醫生安排死者做電腦掃描及抽骨髓檢查有否中樞神經感染,屬無可厚非。
案件編號:CCDI-89/2017